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清水河县的旱井与水窖

来源:北方新报 作者:吕达超      2016-07-0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水河县地处我国黄土高原最北端,千百年来,尽管境内有黄河、清水河、浑河、杨家川等多条河流流经,却因地势高,水位低,使这里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缺水地区。除少数河谷平川外,多数山区一向是人畜饮水困难,因此,这里的人们便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雨雪积水储存办法,那就是用旱井与水窖储水。

  提到旱井与水窖,大概许多人感到陌生。据了解,我国仅有黄土高原丘陵山区的部分地方人畜饮水使用旱井与水窖。在呼和浩特地区唯有清水河县迄今仍有一些偏僻山村使用。

  清水河人使用旱井与水窖可谓历史悠久,在今老牛湾镇酸枣洼村东的明长城滑石涧堡内仍遗存有明朝时期的多座旱井与水窖。据滑石涧堡城门之上,明万历十年(1582年)所立《创建滑石涧堡砖城记》碑记载:“……又凿水窖十一眼,每窖可容水千余石,以备不测……”可见,早在400多年前这一地区就开始使用这种办法储水。这些井当时被称作“银定井”,无论是储水量,还是设计功能,或是工程质量,均令后人叹为观止,许多研究人员评价其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建筑及民俗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清水河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奇缺,当地流传着“家住深山沟,穷山烂石头,吃水贵如油,天天为水愁”的谚语,这正是历史上这里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清水河地区普遍还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村子里人们的家门不上锁,可家家的旱井却装有锁头。沿公路的村庄,汽车司机到谁家吃饭可以,若想加点水反而不容易,可见那时清水河地区水的短缺程度。

  清水河地区缺水是历来最让人头疼的一件大事,历届政府均苦心竭力设法解决这一问题,也收到了一些成效,听知情者们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县里做出过发动全县全民打旱井的决定。当时成立了县党政一把手主抓的专门领导小组,把上级下拨的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资金用于打旱井,动用全社会力量,全力解决全县人畜饮水问题。据了解,那时仅用了两年时间,全县打旱井18700多眼,打水井101眼,筑水窖25座,建扬水站14座,县里的这一大举措,基本解决了全县缺水问题,此举深得民心。

  清水河人打旱井、建水窖也十分讲究。旱井必须选择在土脉直立的土地上打,打旱井费工费时,且采用人工开挖,是当地人最苦累的一种活计。常见的旱井,深6~8米,底直径3.5~5.5米,口直径0.8~1.2米,其蓄水量一般在30~70立方米。常见的水窖有筒式窖和窑式窖。筒式窖一般底直径≤4米,深≤7米,蓄水量60~85立方米。窑式窖长≤24米,高≤6米,宽3米,容积≥100立方米。

  村子里各家的旱井和水窖一般要建在离自家居所较近的窑洞旁、路边或场面附近,为的是干净卫生和方便积水。每年夏季下雨或冬季下雪旱井和水窖才能补水。补入雨雪水后常常是往旱井和水窖里撒几把生石灰,那浑浊且有怪味儿的水很快就可澄清至无异味,可供人饮用。早年时,一般人家最少需要两眼旱井或一座水窖,否则,很难保证全家人畜全年的正常使用。再说,家里旱井和水窖少还会遭别人笑话。据说当年,当地谁家嫁闺女选择婆家时,还把旱井和水窖的多少作为一个衡量贫富的择偶标准。因过去严重缺水,人们便慢慢形成了这种狭隘的传统观念。也因曾经严重缺水,人们都养成了十分珍惜水的良好习惯,历来谁家都是洗菜后的水留给禽畜饮用,洗脸后的水擦地抹桌用,提倡和注重节水是当地人的优良传统。

  说来也怪,就是这样的用水方式和这般的缺水,却使这里人们的生活体现出另一种风情。祖祖辈辈的当地人饮旱井和水窖水,食用最好不过的美食也就是油炸糕、酸焖饭、粉条烩豆腐这些饭菜,可这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齿白肤皙,家家干净利落。据说用这种水做出的豆腐和生成的豆芽,也远比使用自来水制成的品质和味道好。真是一方的水土,养育一方的人。

  今天的清水河已令人刮目相看,广大偏远山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铺开。多数村子已接通了自来水,即便是那些仍在使用旱井和水窖储水的地方,井里、窖里储存的也都是村民们从别处拉运回的自来水,几乎告别了饮用雨水和雪水的历史。这些昔日不得已而用的旱井、水窖即将成为一种物质文化遗存,供游客观光。古老的清水河风情四溢,无论是地质地貌、河流山川,还是民情风俗,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责任编辑:天亮】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