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草原春秋】尹湛纳希故居遗迹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邸玉超      2016-07-05

 

(图片来源于网络)

  170多年前,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下府,矗立着一座占地百亩的庄园——忠信府。其背靠起伏的道木图山,面对蜿蜒的敖木伦河。府内由两个大院和介寿堂、逸安堂、绿竹斋、教谕斋等若干四合院组成。院子后面是名为荟芳园的花园。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四月十六日,我国近代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诗人和画家尹湛纳希诞生于这座府宅。

  尹湛纳希的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当时忠信府建有规模宏大的藏书楼,根据藏书类别,设有楚宝堂、学古斋、东坡斋,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书籍。“楚宝堂”之名出自楚国和氏璧的典故,所藏书籍均为汉文古籍;“学古斋”所藏书籍多为蒙文和藏文书籍;“东坡斋”透露出主人喜欢苏东坡,热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藏书籍也是汉文书。藏书楼的书籍成为一家人珍贵的精神营养和文化传承土壤。

  尹湛纳希的父亲旺钦巴拉善武能文,生前写作了《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前八回。尹湛纳希的生母满优什卡擅长书画。在父母的影响下,尹湛纳希和兄长古拉兰萨、贡纳楚克、蒿威丹精秉承家学遗风,埋头读书,钻研文史,互相砥砺,投身创作。他们在蒙古诗歌押头韵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汉文诗歌严谨的格律,开创了蒙古诗歌的一代新风。尹湛纳希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成为影响后世的一代蒙古文学巨匠。

  尹湛纳希聪慧过人,自幼学会了蒙、汉、藏、满和梵文,少年时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先后阅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诗经》等古典文学名著以及诸多蒙古史典籍,同时研习琴棋书画、骑马射箭。十几岁时就开始创作诗词。

  笔者阅读《尹湛纳希年谱》时,眼前总是浮现尹湛纳希青灯黄卷、埋头苦读、倾心创作的影子。清同治元年(1862年),25岁的尹湛纳希开始创作第一部章回体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红云泪》。之后创作长篇小说《一层楼》。

  父亲去世时,尹湛纳希只有11岁。旺钦巴拉临终前嘱咐尹湛纳希完成《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的写作。清同治六年(1867年),30岁的尹湛纳希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开始撰写开鲁本历史演义小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同治十年(1871年),六哥蒿威丹精在翻译《通鉴纲目》的同时,帮助弟弟尹湛纳希撰写《大元盛世青史演义》。次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写到四十七回时,母亲大病,尹湛纳希搁笔。光绪九年,他继续撰写《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光绪十二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写至第六十九回……该书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蒙古学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尹湛纳希一生撰写了大约四五百万字的作品。由于他的创作观和创作方法深得曹雪芹的精髓,加之其作品在蒙古族文学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被誉为“蒙古族的曹雪芹”。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忠信府被焚毁,数以万计的藏书化为灰烬。沉重的打击,使尹湛纳希的精神几乎陷入崩溃边缘,一病不起。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十七日,一代文豪逝世,终年55岁。

  斯人已去,作品长存。尹湛纳希的作品最早以传抄形式流传,直到1939年才正式出版。1978以后,尹湛纳希的作品陆续被译成汉文出版。上世纪50年代,专家学者开始对尹湛纳希及作品进行研究。额尔敦陶克陶、曹都等著名专家学者几访尹湛纳希故居,并从故居棚顶揭下了珍贵的尹湛纳希手稿。

  忠信府如今只有一眼八角井和棋盘山上的石桌棋盘依然凝望着苍天。好在文字是不朽的,我们可以在每一清晨或午后沉醉于尹湛纳希的著作之中,品味时光之美好,享受文学之高贵。

【责任编辑:天亮】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