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内蒙古作家路远新著《红狼毒》:探测人性深度

来源:北方新报 作者:      2016-03-25

  内蒙古作家路远把他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红狼毒》送给我,我用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

  阅读这本小说所产生的审美快感首先是来自路远的叙述语言。书中蒙古族少女奥肯在草原上的野合中,头一次把身体献给恋人之后,路远写道:“她的手无意间抓住了一株狼毒花,在不知不觉中那株花草在她的手掌中成了黏糊糊的一团,然后她就嗅到了那植物散发出来的那股气味儿——不是花的香儿,那是一股刺激人的眼睛、使人想落泪的味道。那味道她永远能感觉得到,但就是说不出来……”路远能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出爱情带给女性的神秘感觉,同时又能够超越现实表现出贴近主题的象征物:狼毒花。狼毒花是小说的书名,路远用这个表面的象征标识给读者一种暗示。小说中类似的描述有多处,表明路远小说的叙述方式已经在现实主义中有机地融入了现代主义的元素,这是路远多年来钻研小说艺术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路远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的叙述意识的成熟,除了语言功底扎实之外,还在于他对全书叙述的整体性把控。他能够保留自己叙述的抒情色彩,在难以排除的抒情基调和理性控制的自觉意识之间形成一种平衡,从而构成他独特的风格特征。在张与弛、收与放、内敛与喷发之间,路远总是能够很准确地掌握许多人都在追求的度。

  同样,路远在小说故事与人物的创造上也能够把握好度。他精心编制全书的大故事,还给每个主要人物编出各自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情趣、悬念和传奇特色,编织成一体颇有可读性,我读头一遍时拿起书就不想放下。人随事走,在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的催化下,每个人物都鲜活起来,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路远在增加小说故事原发特征的同时,有意凸显作为故事背景的草原文化。大量的语言标识、民风民俗、歌舞礼仪、自然风光、动物植物、服饰用品、饮食居所等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构造成一个独特的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中国现代百年历史以碎片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进入读者的视野。当我读到熟悉亲切的文化细节时,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我知道路远在锡盟草原上度过青少年岁月,他对于表现的对象所拥有和从属的草原文化有着真切的感受和深挚的情感。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相信,假如有人要喜爱一个作家,那么他一定也得喜欢作家从属的那种文化。如果他发现这种文化是可有可无的或是让人不舒服的,那么他的赞赏就会冷淡下来。” 

  用一个少数民族的生存历史,去展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史,并不是路远追求的主题宗旨。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历史的模棱影像,并没有对历史进行完整清晰的呈观。路远注重的是“人性史”而非社会历史。他用故事探测人物人性的深度,指出没有单纯的善,也没有单纯的恶,二者交织成人性,有时大善者也是大恶者,如同美丽而有毒的红狼毒!

  进入人性深处,就是进入本质的生存境遇。勘测人性就是勘测存在,这是文学的任务。路远的成熟表现在他的小说更为清醒自觉地在完成文学的任务。这样的作家在我国并不多,路远写作的前程将更为广阔、辉煌。(李悦)

【责任编辑:云松】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