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健身办卡如何避开消费陷阱?北京市体育局提醒注意4点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      2023-03-20

受访专家:原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前虎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郭诗颖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看重健康美、肌肉线条,健身行业因此快速发展,健身、瑜伽、游泳等体育培训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相关投诉纠纷的增加。近日,北京市体育局官方账号“体育北京”发文提醒:鉴于接到体育健身类市民热线投诉较多,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增强防范意识,理性消费,避免落入消费陷阱让“健身”变成“伤心”。

《2022年中国年轻人群运动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体育运动产业总规模将有望达5万亿,我国居民运动消费占比也不断上升,尤其年轻人群更追求专业化、休闲化、体验感。生活中,不少年轻人选择在健身、舞蹈、游泳、瑜伽、普拉提等体育培训班购买课程,希望得到系统专业的指导。

家住北京朝阳的李女士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2022年初,她在朋友介绍下办了一张舞蹈工作室的30次课程卡,售价2000元,需要在半年内用完。由于疫情原因,办卡后李女士基本没能参加培训。对此,商家表示可以延期3个月,但如果在延期内仍无法完成课程,钱款不退。李女士感到十分不解:“店家如何保证这期间不再发生不可抗事件,难道我交了钱就只能上课或‘上当’吗?”

原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前虎表示,美容美发、教育培训与健身体育等行业消费纠纷多发,主要问题是预付式消费超限额乱象多、卡券使用有效期设置不足、暗设霸王条款等。记者走访发现,在网络平台上,大多数消费者反馈的套路集中于各种预付促销活动、充值赠送等诱导交易行为。这种消费模式会产生超长时间、超低价、较大数额等预付交易行为,一旦全款缴费,后续存在商家卷钱跑路、难以维权的风险。此外,“无法退款,只能转让”“无法退款,只能延期”“不退不换不挂失”等霸王条款大行其道,消费者频频遭遇“退卡难”问题。

北京市体育局警示体育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前提。王前虎表示,经营者应当摒弃套路和营销,认识到回头客才是长期的营利来源,只有踏实做事、讲信誉的商家才能赢得消费者长久的青睐。

为解决预付消费面临的种种问题,有人提出,如果能有第三方作为中间平台,将消费者预存的钱放在中间账户,那么能更好地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宁波在全国率先摸索出一套针对预付式消费的方法,推出了宁波市官方预付“放心充”平台,由宁波市消保委与商务局联合发布,试运行一年多已有18家连锁企业300多家门店入驻此平台。“这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既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又帮助商家留住客源。”王前虎说。

防范在前,北京市体育局提醒消费者,在体育培训机构购买服务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抵制诱惑,理性消费。广大消费者应理性对待各种预付促销活动,尤其是超长时间、超低价、较大数额等预付交易行为,使用周期越长,风险也就越大。根据自己客观需要,谨慎选择预付消费。

货比三家,谨慎选择。在办卡或购买服务时,应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商家。健身初学者首选办理次卡、月卡,也可先进行体验式消费。

签订书面合同,避免口头承诺。合同或协议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也是双方出现消费纠纷后消费者维护权益的重要凭证。消费者应仔细确认合同或协议条款内容,坚持先签合同、后付费。另外,还应核对收款账户信息、退费、转卡等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和商家承诺一致。

保留交易凭证,依法维护权益。如果遇到合法权益受侵,要牢记“证据为王”,坚持依法维权。因此,交易时应向商家索要并留存消费发票和支付信息等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应秉持契约精神,友好协商解决。对协商不成的合理诉求,应拨打消费维权热线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网站、小程序、公众号进行举报投诉,也可通过行政调解或法律诉讼维权。▲

 

【责任编辑:自然】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