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防癌不能全凭“运气”:如何从早期症状中发现肿瘤?

来源:搜狐健康 作者:      2020-05-11

 

  64岁的福州市民老李,体检时胃肠镜检查查出腺瘤性肠息肉,听说这与大肠癌关联度最高,是一种“癌前病变”。1个月来,他整天陷入恐惧、抑郁、绝望中。许多亲朋好友闻讯赶来慰问,像是来“送终”一样,弄得老李心里挺不好受,仿佛自己已跟死亡划上等号。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然能使1/3的肿瘤患者,有治愈的希望。”对此,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介绍说,癌症的致病机制复杂,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以及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要学会从早期症状中发现肿瘤,争分夺秒地全面、及时、准确诊断,千万不能自暴自弃,给自己戴上“死亡”风险的帽子。

  早期症状

  把握防癌主动权

  出现症状往往已是癌症中晚期,还有早期诊断的意义吗?“癌症并不是绝症,患者应多了解‘与瘤生存’‘适度治疗’的新观点,将癌症当成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欧阳学农说,随着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新理念走入临床,防癌抗癌也已进入一个“新常态”的阶段,因此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关键。

  警惕肿瘤的“预警信号”。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要引起重视;身体任何部位,如乳房、颈部、腹部发生原因不明之肿块,并不断地增大,可能患乳腺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颈淋巴结转移癌等;经久不愈之皮肤溃疡,黑痣或疣迅速增大、变硬、不平、溃烂、出血,可能患黑色素瘤或皮肤癌;进行性吞咽困难,持续性声音嘶哑,可能患食管癌或喉癌;耳鸣、听力减退、鼻塞、回吸性血涕、头痛,可能有鼻咽癌;中老年已婚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可能患宫颈癌或宫体癌;持续性消化不正常、上腹部不适、大便隐血,可能患胃癌;便血或排便异常,可能患大肠癌;久治不愈的干咳或咯血,可能患肺癌;无疼性血尿,可能患肾癌。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防癌体检时,有可能发现一些“早期症状”,不同的高危因素侧重点不同。如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胸部CT检查;胃癌高发人群则应重视电子胃镜检查;长期便秘或有肠道息肉的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检查。对惧怕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可以行基础麻醉,在无痛情况下一次完成电子胃镜与电子肠镜检查。因此,针对性体检是最有效而经济的抗癌计划,并对各个部位的肿瘤预防都有意义。

  欧阳学农强调,早期癌症并非一点征兆都没有,人们最好还是提前盘点与癌症认亲的“坏习惯”并改正;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把“健康”拴在自己身上。

  癌前病变

  “指鹿为马”才吓人

  “癌前病变”与“早期症状”,往往被患者“指鹿为马”,仿佛进入生命的倒计时。欧阳学农解释说,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也不是癌的初期,它们与癌有质的区别。癌前病变是可逆的,大多数不会演变成癌症。

  癌前病变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转变为癌。不同的肿瘤,这一几率也有高有低。而且,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有癌前病变阶段,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大部分癌前病变会“悬崖勒马”并转危为安,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癌前病变会继续发展,演变为癌。

  大部分癌前病变都得借助检查才能发现。最常见的癌前病变有8种,一是黏膜白斑,主要是口腔、消化道、阴道等组织黏膜的白斑;二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三是宫颈糜烂,主要是重度宫颈糜烂;四是乳腺囊性增生;五是老年日光性角化病;六是色素性干皮病;七是胃肠道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的、多发性的息肉;八是某些良性肿瘤。任何癌前病变都查不出癌细胞,仅其中的少部分可能演变为癌症。

  癌症的致病机制复杂,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以及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癌前病变发展成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的时间。欧阳学农指出,仅仅发现癌前病变,不要惊惶失措,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如需要手术治疗,就应积极手术;如需要定期复查的,就应主动定期复查。切不可忧心忡忡,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长期的精神紧张,可降低机体免疫力,甚至会促使机体内正常的细胞癌变。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