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草原上的“书敖包”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8-04-24

 

  4月22日,阿拉腾毕力格在图书馆整理书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音希里嘎查,有座独特的敖包,牧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书敖包”。那是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哈斯毕力格用3000多块石头堆起的敖包,每块石头上用蒙古文刻着书名。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兄弟俩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书敖包”以及图书馆,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唤起牧民们对书籍的重视,搭建知识的桥梁。目前图书馆存放有4万多册图书。周边牧民忙完生产后,会抽空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健康、畜牧养殖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4月22日,阿拉腾毕力格在整理书敖包(无人机拍摄)。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音希里嘎查,有座独特的敖包,牧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书敖包”。那是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哈斯毕力格用3000多块石头堆起的敖包,每块石头上用蒙古文刻着书名。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兄弟俩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书敖包”以及图书馆,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唤起牧民们对书籍的重视,搭建知识的桥梁。目前图书馆存放有4万多册图书。周边牧民忙完生产后,会抽空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健康、畜牧养殖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4月22日,阿拉腾毕力格在图书馆整理书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音希里嘎查,有座独特的敖包,牧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书敖包”。那是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哈斯毕力格用3000多块石头堆起的敖包,每块石头上用蒙古文刻着书名。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兄弟俩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书敖包”以及图书馆,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唤起牧民们对书籍的重视,搭建知识的桥梁。目前图书馆存放有4万多册图书。周边牧民忙完生产后,会抽空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健康、畜牧养殖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4月22日,牧民高娃在家中创作蒙古文诗词。2008年开始,只有小学文化的高娃开始在阿拉腾毕力格家借书阅读,如今高娃已经出版了两本蒙古文书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音希里嘎查,有座独特的敖包,牧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书敖包”。那是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哈斯毕力格用3000多块石头堆起的敖包,每块石头上用蒙古文刻着书名。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兄弟俩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书敖包”以及图书馆,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唤起牧民们对书籍的重视,搭建知识的桥梁。目前图书馆存放有4万多册图书。周边牧民忙完生产后,会抽空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健康、畜牧养殖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这是4月22日无人机拍摄的书敖包全景。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音希里嘎查,有座独特的敖包,牧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书敖包”。那是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哈斯毕力格用3000多块石头堆起的敖包,每块石头上用蒙古文刻着书名。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兄弟俩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书敖包”以及图书馆,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唤起牧民们对书籍的重视,搭建知识的桥梁。目前图书馆存放有4万多册图书。周边牧民忙完生产后,会抽空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健康、畜牧养殖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书敖包不远处的“阅读”雕像(4月22日摄)。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音希里嘎查,有座独特的敖包,牧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书敖包”。那是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哈斯毕力格用3000多块石头堆起的敖包,每块石头上用蒙古文刻着书名。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兄弟俩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书敖包”以及图书馆,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唤起牧民们对书籍的重视,搭建知识的桥梁。目前图书馆存放有4万多册图书。周边牧民忙完生产后,会抽空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健康、畜牧养殖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4月22日,阿拉腾毕力格在整理书敖包。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音希里嘎查,有座独特的敖包,牧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书敖包”。那是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哈斯毕力格用3000多块石头堆起的敖包,每块石头上用蒙古文刻着书名。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兄弟俩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书敖包”以及图书馆,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唤起牧民们对书籍的重视,搭建知识的桥梁。目前图书馆存放有4万多册图书。周边牧民忙完生产后,会抽空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健康、畜牧养殖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原文链接:http://www.nmg.xinhuanet.com/tpzx/tpxw/2018-04/23/c_1122726402.htm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