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光荣与梦想 工业之城包头的文化温度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郝芳芳      2016-07-29

    上千年前,这里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集萃地,沉淀了厚重的草原文化。

      上百年前,这里是秦晋等地一代又一代人移民垦殖的西口之地,草原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西口文化。

      数十年前,这里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这里扎根,不同文化形态构建了独特的钢城文化。

      7月28日,全国第26届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开幕,满城书香让“文化包头”走向全国。梳理包头的历史脉络不难看出这是一座移民城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代为这片厚土书写着光荣,传承着梦想,让这座在草原崛起的工业城市拥有了鲜明的文化品格和文化气质。

       文脉幽远

      包头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远古时代,原始人在这里留下了人类文明。殷商西周时期,这一带为鬼方等少数民族的居地;赵武灵王在此筑九原城,秦设九原郡,北魏设怀朔镇。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清乾隆年间,这里开始形成村落。此后的几百年来,蒙、汉、回、满等各族人民在此繁衍生息,包头由村成镇,成县,成市。

      在包头历史学家张贵来看,包头的历史文化背景非常独特,是北方多民族文化的集萃地,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地,移民文化的聚集地。

       张贵说,整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光彩文化,在包头都有体现,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民族都生活在这里,草原文化成为包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清代开始大量走西口人的到来,则形成了蒙汉交融的西口文化。建国之后,全国各地的人才来支援包头建设,在新历史时期形成了民族融合,又构建了多元的钢城文化。新时代的钢城文化融合了草原文化、农耕文化、西口文化等,体现了现代工业和信息文化的特征,成为一朵文化奇葩。

      呦呦鹿鸣

      厚重的文化土壤,给予这座城市厚重的回报。

       1956年,19岁的许淇从上海支边来到包头时不会想到,“只有风沙、黄土伴着寂寞的斜阳”的这片土地,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成为著名的散文作家、诗人。他的《大青山赞》、《钢铁大街》、《鹿的地方——新的钢都》、《车马大店》等作品,深深地烙上了钢城印记。

      1958年,28岁的玛拉沁夫带着户口本、党组织关系和几千本藏书从北京来到包头,希望与这座新型工业城市一起成长。这名“新”包头人在白云鄂博的铁矿上做了一名普通工人,感受到了“整个城市都处在一种奔跑的状态”。1959年,“每天早晨迎着朝阳”上班的玛拉沁夫创作的《草原晨曲》,唱响全国。

      1985年7月27日,由梁粱、白涛等8人发起的内蒙古“呦呦诗社”在包头成立,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诗意的种子。心也呦呦,诗也呦呦。30多年来,诗的种子不断开花结果。诗社主体成员现在基本都已是中国作协会员,成为内蒙古诗坛的主力。

      2016年4月15日,包头市召开文艺工作会议,授予玛拉沁夫等4人“包头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许淇等6人“包头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白涛等16人“包头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荣誉称号,并出资150万元重奖这26名杰出文艺工作者。

      刘大为、杨飞云、玛拉沁夫、马玉涛、许淇、鲍乃镛……这片文化沃土为中国文艺界输出一批优秀人才,佳作频出、成绩斐然。

      本土,白涛、张伟、张贵、赵建华、胡刃等一批名家笔耕不辍,著书立作,挖掘、传承原生文化。新生代作家张小花、万巧娇、若善溪等新生代作家异军突起,在网络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催生包头文化的新生态、新局面。

      花开满园

      从包头市的东河区行至昆都仑区,北梁、包钢之间的距离,似乎就是穿越历史的时光机。从西口之地到工业园区,你能从这座城市粗犷的线条中读懂她的柔美和厚重,车水马龙带走了时光,光影流动拉长了华章。

      如何让文化基因得到延续,彰显文化特色?包头市交出了一份长卷。

      近年来,包头市一批优秀的戏剧、广播影视、文学、音乐等艺术作品脱颖而出,收获丰厚,硕果累累。

      电影《吴运铎》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话剧《惊蛰》、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等5部作品先后荣获“金狮奖”、“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以及中国百 家金陵画展金奖等国家级大奖。尤其是大型话剧《惊蛰》,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 荣获了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在全国各地选送的参评话剧中脱颖而出,斩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新剧目奖。

      在近两届的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包头市推荐申报的电影《守候》、戏剧《草原阿妈》、歌曲《黄河浪谣》、舞蹈《黄河魂》、电视专题片《边塞长歌》、儿童小说《谁说我还没长大》、报告文学《排球场上的中国梦》等18部精品力作获奖。“鹿城记忆”系列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爱+1度》在2015年中国国际微电影盛典、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微电影展播中荣获大奖,《爸爸妈妈的橡树》成为高校微电影教学范本。

      在2015年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话剧《北梁人家》作为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在呼和浩特成功展演2场, 引起强 烈反响。大型抗战题材漫瀚剧《凤祥楼》在内蒙古自治区6盟市及北京、山西等地巡演30场。漫瀚剧《一代萧后》和小戏《县长下乡》荣获全区乌兰牧骑(院团)蒙汉语小戏小品入选作品奖。

      此外,由包头市委宣传部、包头市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中国棚改第一剧”《安居》,也将登陆央视。该剧将包头老北梁的动迁故事搬上荧屏,再现北梁棚户区动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文艺佳作频出,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包头文艺作品的魅力。

       久久为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更是一座城市魅力之所在。站在新的起点上,包头市如何扩大文化版图,建设文化高地?

      在包头市“十三五”战略定位中,“建成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被列入其中。这是包头市以一种更加宽阔的视野,对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出的精准定位。

      据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学军介绍,2015年,包头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1%。到2020年,这个比重要达到5%。包头市将围绕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快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扶持文化企业发展,推进文化体育资产整合和市场化运营。统筹演艺会展和节庆旅游活动,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包头知名度和吸引力。

      在文艺创作方面,包头市将建立文艺精品创作保障机制,鼓励文艺作品创作。把“出作品”和“出人才”结合起来,把文艺人才培养和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建设重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文艺人才培养、管理、使用机制,为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条件,着力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文艺人才,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此外,包头市今年要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品牌文艺院团。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创新的关系,重点抓好北梁等历史街区和遗迹的保护开发工作。推行文化惠民卡,使群众享受到高品位、低票价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素养。

【责任编辑:天亮】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