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用爱工作 只求无愧于心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者:      2019-01-16

  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被问过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我也曾被问到过,可是我每一次的回答都不相同。

  我曾想过做一名科学家,因为小学课本里的《居里夫人》,让我意识到了科学家的崇高;后来又想做一名舞者,幼时学习舞蹈的经历,让我热爱伴随美妙音乐翩翩起舞的感觉;再后来因学业繁重放弃了舞蹈,又想着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每天去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多自由啊!这简直是我梦想的生活。

  我一直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高考的失利,让我彻底推翻了我的想法。我进入了师范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教师。

  有这样一个词叫做“爱岗敬业”。我一直不能理解,敬业的前提应该是爱岗,然而我并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

  我觉得当老师太辛苦了。我的三姨是一名人民教师,她有严重的腰肌劳损,经常卧病在床,一节课下来大汗淋漓。我的二舅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他有严重的静脉曲张,腿疼脚疼,有时都站不起来。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常常工作到深夜。我看到过他们备课的教案,很厚的一摞;我也见过他们因为几个不听话的学生而彻夜难眠;我还知道他们年幼的孩子,常常会在晚上睡觉前哭喊着要爸爸、妈妈,可最后只能哭累了睡着。我想我不会喜欢这个职业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盒金嗓子,还有一张字迹潦草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要照顾好自己”,我记得清清楚楚,旁边还画着一个丑丑的笑脸。顿时,我的心里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我刚毕业就进入了一所私立学校,工作量大,工资又不能按时发放。我不止一次地抱怨过,但又不止一次地屈服在现实之下,在体会到学生的关心之后,我尝试着了解这份工作;尝试着体会老师的情感;尝试着去爱那些可爱的孩子;尝试着从艰苦的生活当中寻找自己的快乐。于是,在工作中我渐渐尝到了一丝丝的幸福。

  当有更多的学生亲近我接受我时,我才慢慢了解,原来,一直以来我所追求的不是更自由、更富足,而是更被需要。

  爱因斯坦有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我想我自己的转变就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在之后的教学当中,我让自己春风化雨,在学习《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因为同学们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总是漠不关心,无法调动积极性,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我母亲和去世的祖母之间的故事,并在上课时用多媒体放出了写的悼词。讲到我自己都哽咽,同学们更是热泪盈眶,深受触动。

  我想这就是爱吧,爱岗不是热爱岗位,而是用爱去工作。

  朱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这上头,一点儿也不旁骛,这便是“敬”。有了爱,从爱到敬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工作当中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我热爱讲台,喜欢传授知识的感觉,喜欢孩子们用闪亮的眼睛注视着我的样子。他们那么渴望知识,再多的困难,我也甘之如饴。

  可是成为班主任后,打破了我一贯的好心态。

  每天做不完的工作,让我没有办法沉浸在单纯的教学当中,我又迷茫又痛苦,只好请教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一辈子都是个小人物,守着一个小小的面馆,供养整个家庭。他说:“当老师我不懂,但是和面我懂。水多了面太软,水少了面太硬。现在我能做到水和面比例刚刚好,全靠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经验和自己的琢磨。事啊,就怕人不断地琢磨,一次做不好总结经验再做第二次,问题多了就先解决要紧的。学生、家长只要你真心相待,做到无愧于心就好。你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去寻找你‘和面’的标准。”

  于是我常常一个人思考“和面”的标准,在吸取经验的同时我开始更加专注于做这件事,我开始静下心慢慢了解学生。对于学生,只要我发现一点优点,我就毫不吝啬地去夸奖他们。在和学生交流时,也不仅仅限于在学校面谈。有时候放假,我们会在QQ或者微信上沟通交流,甚至是写信。我慢慢地明白,当老师不求回报,只求无愧于心。

  原文链接:http://jswm.nmgnews.com.cn/system/2019/01/16/012637362.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