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955 年到 2017 年,一个日本芭蕾舞团一直在坚持讲一个中国故事,一讲就是 60 多年!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白毛女》。
舞剧编导清水哲太郎说:" 用芭蕾舞《白毛女》给中国观众带去感动,这就是我们日本人的赎罪。"
白毛女串起几代情
5 月 19 日晚,人民大会堂,松山芭蕾舞团主演、69 岁的日本 " 喜儿 " 森下洋子身穿周恩来总理送的舞蹈服,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
白毛女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歌舞剧、影视版《白毛女》感动了几代人,其中也包括日版《白毛女》的创作者、松山芭蕾舞团创始人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
松山芭蕾舞团创始人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
1952 年,周总理向日本赠送一份电影《白毛女》拷贝,清水、松山夫妇观看后大受感动,创作出世界上第一部芭蕾舞剧《白毛女》,由松山担纲出演第一代 " 喜儿 "。
1955 年,松山树子首次访华,当时周总理对她说:" 下次带着《白毛女》,大家一起来。" 正是这句嘱托成就了日版《白毛女》首次在华公演。
1958 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白毛女》在天桥剧场演出时的节目单封底和封面
3 年后,松山芭蕾舞团的《白毛女》先后在北京、重庆、武汉、上海举行了公演,所到之处均引起巨大反响。70 年代,甚至出现过一批不远万里前来、深夜排队买票的 " 松山粉 "。
时光流转,由松山树子、森下洋子婆媳俩倾情演绎的《白毛女》已走过 60 多个年头。
在最新改编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清水正夫之子、编导清水哲太郎加入多名 " 白毛女 ",与森下洋子共同起舞,以坚定舞姿控诉着旧社会的残酷不公。
感染力的秘密
芭蕾舞剧一开场,一群 " 喜儿 " 哭喊着涌上舞台,她们的悲惨与痛苦跨越舞台,在观众席上蔓延开来,瞬时把人们带回那个年代。
虽然日本历史上也有遭遇压迫的劳苦大众,具备理解《白毛女》的基础。可这毕竟是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故事。
为此,舞团的成员必须克服重重困难,理解孕育这个故事的中国革命,了解创作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读懂喜儿、读懂大春、读懂中国老百姓,读懂中国老百姓的苦难和希望。
松山芭蕾舞团来到延安,寻找《白毛女》的根
在排练中,清水哲太郎感到演员情绪不到位,冲到饰演老百姓的演员面前高声嚷到:大春回来了,情绪,情绪!卢沟桥事变已经发生了!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了!情绪、情绪!
他也转向 " 大春 ",指着他的八路军袖标说:这是什么,这是责任,责任!
清水哲太郎在排练现场调动演员情绪
当舞蹈最后,八路军解救出喜儿,剧情走向最高潮时,伴随着 " 太阳就是毛泽东,太阳就是共产党 " 的歌声,台上的演员热泪盈眶,台下的观众也感动不已。
向中国人民谢罪
演出结束后,松山芭蕾舞团的一众演员,用中文喊出 " 我们日本人,究竟何时喊出我们的感谢和谢罪 ",现场爆发出最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 p>
< p>
1975 年,北京艺术团在日本演出时,右翼分子威胁用定时炸弹破坏演出,清水正夫凛然不惧,出资聘请日本少林寺为中国北京艺术团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每当松山芭蕾舞团来华访问演出时,他们都主动前往抗日战争纪念馆、延安等中国抗日圣地,并代表日本忏悔谢罪,与当地的人民交流联欢。
2008 年,清水正夫离世,他的下一代继承他的遗志,呵护着日中人民的友谊。
如今,松山芭蕾舞团和她的《白毛女》确实如清水正夫所愿,已经成为了中日友好的象征。
【责任编辑: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