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信 > 正文

“野草莓”能吃吗?每年“五一”它都来怒刷存在感

来源:杭州网 作者:      2017-05-02

 

  网友“朱二”:五一小长假,我带家人去千岛湖左口乡的蔗山游玩,这里海拔800多米,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野草莓”,形状像mini版草莓,红艳艳的,忍不住摘下来解解馋,那种大自然的鲜甜味道,比草莓好吃太多了,我们吃得很过瘾,满满都是小时候的回忆。我老家是湖南湘潭的,我们那管这种红色的野果叫覆盆子,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长在乡村山野的野味就是最好的零食。

  “朱二”说,发照片给我们看的“小心机”,就是要让我们流!口!水!

  记者周少燕: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每年五一节前后,朋友圈都会被这种红色的野果刷屏,不相信?你随手翻一翻,朋友圈到处都在秀红色,小伙伴们出门踏青,都喜欢采这种红果子吃,不得不说,五一节最火的果子,非“野草莓”莫属!

  “每年这个时候,野草莓最多了,杭州周边的山上都能找到,我印象中,十几年前我刚到杭州的时候,杭州人是不太吃这个的,但最近几年,喜欢吃野草莓的人越来越多,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朱二”说,杭州不少地方野草莓长势很好,我每年必去,比如翁家山的山顶,沿着茶厂一直往山顶走,茶园顶上都是星星点点的红果子,眼下最旺了,十里锒铛游步道两边也挺多的,平时爬山的人多,估计已经摘得差不多了,还有九溪十八涧附近,从满觉陇翻山到杨梅岭的路上,就在宏法坞这块,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朱二说,这个野草莓很娇嫩,也难保存,摘的时候用手轻轻一碰就往下掉的,最好吃,要用手去拔的,还不够熟。

  野草莓,历年来在新闻报道反复出现,最集中的时间也是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后,更早的时候还没有微信,拍照手机也很稀少,很多读者是拍了照片寄来,或发在QQ、论坛和微博上与我们分享,每年也都会有读者问同样的问题:这个叫什么?可以吃吗?

  2006年5月6日,网友拍的一张照片《这是什么果?》,是他去仙居“神仙居”的路上拍到的。野果形状如同草莓,又有点像杨梅,颜色鲜红,当地人卖十块钱一碗。

  第二天,多位网友给出了50多种叫法——

  野草莓、大水莓、红莓、野莓、田莓、树莓、地莓、刺莓、茅莓、红牛、野杨梅、葛古、葛工、嘎公、嘎婆、国公、哥哥公、谷公、谷婆、啊公公、水苗、苗果、山苗、苗子、妙、妙子、刺妙、妙红、妙株株、红妙、牛奶妙、母子、覆盆子、颗颗红灯、波波头、念佛珠珠、格格红、油兰果、龙袍、红妞、红绵、红公公、插田泡、咪咪子、梦子、地梦子、嗥嗥梦子、树梦、牛奶梦、蒙子、扎贡、缪子、红料、红药、奶奶果、高粱泡、秧抛、田红、罗山泡。

  高级工程师金联成是搞植物分类的,他说这种野果叫蓬蘽(lei,音同蕾),全世界统一的植物命名为——RuhushirsutusThunb;这是蔷薇科的小灌木,在华东地区的山坡、路边常能见到,最明显的特征是大多为3叶,少数是5张叶子;四五月开花,五六月结果,果子是红色的,直径在1.5厘米—2.5厘米,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根和叶子都能药用,叶子新鲜采来,直接捣烂敷在伤口上可止血,根则要到夏、秋时挖出来,洗净晒干后入药。

  2013年5月10日,也有一篇相关报道《漫山果果红 都是什么莓》,网友“大白鹅的春天”在东方论坛上秀出上周六上山摘野果的成绩:一大篮小果子,通红通红,宛若玛瑙,吃不完的,就放冰箱冷冻起来。

  这种小果子是野生的,宁波人称为“野草莓”。因宁波话“莓”谐音“苗”,又称为“苗子”,乡下一般称“果果红”。

  宁波的苗子,可以统称为红树莓,和黑莓同属于树莓。树莓野生资源丰富,从海边到山顶广泛分布。

  五一前后成熟的红树莓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蓬蘽、山莓和覆盆子。

  还有一种叫蛇莓。这是一种与红树莓长得十分相像的植物,同样红遍山野。

  大约所有的大人都会教育孩子说:蛇莓是不能吃的,它是蛇“爬”过的……

  但从科目上来说,红树莓属于木本植物,蛇莓是草本植物。要追根溯源的话,反而草莓与它更接近。

  2015年五一节,都市快报记者陈佳把“野草莓”的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关于它的“土名”,朋友圈的留言五花八门,仅一天时间贡献了53个名字。

  2015年5月5日,详细介绍了浙江最常见的三种野草莓——蓬蘽(lei)、山莓、掌叶覆盆子——

  除了浙北平原不太多,浙江省其他山区、半山区,都能找到“野草莓”。

  浙江省农科院农艺师(退休)洪林,平时爱研究野菜、野果。他说,其实大家在讨论的并不是同一种野果,只是他们长得很像。

  “野草莓”大部分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这其中可以吃的有10多个品种。

  浙江最常见的是三种——蓬蘽、山莓、掌叶覆盆子,都成熟在春夏之际,可以统称为“树莓”,口感分别不大。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