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之用 以美育人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1/19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流散在海外、国人难得一见的壁画精品,以再现性复制和临摹的手段从国外大墙上走下来“回归祖国”,既弥补了广大观众的遗憾,也有效保护了中国传统壁画的信息和...

一出黄梅戏 荡气回肠《邓稼先》

来源:科普时报   2018/11/18

  该剧由黄梅戏作曲家陈庆华作曲,国家一级演员刘国平、吴美莲领衔主演。据介绍,华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融合全国的戏曲等非遗文化资源,推动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播普及,目前正以北京东苑戏楼创设汇聚全国地方戏晋京展演平台的“百家戏台”项目,创设以戏曲等非遗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消费新形态。 ...

以水为媒 绘时代芳华——水彩大国打造中国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11/17

金色伴晚秋 黄铁山 鱼寨新歌 华仞秋 红辣椒·黄辣椒 朱辉 荷花玉兰 王肇民 魔笛 陈坚 同心协力 黄增焱   水彩画40年的发展,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从画些抒情小品,到表现重大社会内容的主题创作,从轻描淡写的风景、花卉,到能表达画家内心世界的思想变...

魂系长城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18/11/16

作者:高晓梅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最近出版的《情系长城——内蒙古徒步考察长城第一人高旺》,作者高晓梅是高旺的次女。高旺先生已经离世20年了,这本书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全书分为7篇,前4篇是作者写高旺先生的传记。第5篇是亲朋好友、专家学者对高旺先生的怀念。第6篇介绍了高旺先生的著作。第7篇...

古籍普查:只为摸清古籍家底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1/15

  志愿者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进行古籍普查。资料图片   志愿者在西藏进行古籍普查。资料图片     雪山,草地,夏鲁寺,白居寺,帕拉庄园……几个月前,中央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的10名学生来到西藏日喀则。他们无暇欣赏周遭的美景,而是一头扎进庙宇、庄园的书房。作为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者,...

诗在山水间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1/13

  中国文化的文学境界,蕴藏着中华民族思想、人生的根柢,从时间维度而言,不外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其发轫者,非《诗经》莫属。这是华夏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生长的一个重要根源。   我在《追逐生命的火焰——梅尔诗的一种文本解读》中写道:以“诗”为“经”,“关关雎鸠,在河之...

文化脉动·“文化+旅游”:在包容中走向繁荣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1/13

  日前,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区为游客新增了一台内容丰富多彩的昭君文化大戏——《昭君出塞》情景剧,包括迎亲仪式、编钟歌舞、兴山围鼓、地花鼓等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本报记者史家民摄   按照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进行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

中国古建筑中的数学元素

来源:新华网   2018/11/12

  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建筑凝聚了历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其他艺术门类(如书法、水墨画等)不同的是,在中国古建筑体系中,突出运用了严谨的“数学方法”。工匠们总是能够使用逻辑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记录建筑的空间形式和施工方案,精妙的数学计算被运用得淋淋尽致。   中国古建筑中关于屋顶曲线形式的设计有“举折之制”的...

宋词的幽情单绪与家国天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11/09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是为配合隋唐以来的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经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人的创作与发展,在宋代达到巅峰。宋词现存20000余首,作者达1430余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双峰并峙的文化瑰宝,至今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读者以思想启迪与审美享受。   在品鉴宋词时...

源自立冬的寒衣节背后是一个时代的悲情

来源:今日头条   2018/11/08

  今年立冬在农历九月三十,立冬第二天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叫祭祖节、冥阴节。   寒衣节是我国重要的扫墓祭祖日,和清明节以及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鬼节”,人们在这天要给先人扫墓,焚烧用纸做成衣服,让先人在冬天有衣服御寒。   源自立冬的寒衣节背后是一个时代的悲情   给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