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翻开《诗经》画卷 感受千年诗意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谢函颖      2019-07-11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有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这一期《苗地》,我们一起跟随《诗经》的脚步,从古老的诗意中感受两千五百多年前人们的悲喜与感怀……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说:“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这是一首表达思念的小诗。一日不见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采用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上时间差的有悖常理的写法,极言其思念之切、思念之深。虽然夸张,但又使人觉得入情入理,后人将其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诗说:这是周王宴会群臣宾客的一首乐歌,诗以鹿鸣起兴,后来《鹿鸣》成为贵族宴会或举行乡饮酒礼、燕礼的乐歌。曹操在其《短歌行》中直接引用前四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唐、宋科举考试后举行的宴会上也歌唱《鹿鸣》之章,称为“鹿鸣宴”,可见此诗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说:这是一首写求而不得的诗歌,意境飘逸,神韵悠长,被后世吟诵至今。河畔芦苇碧苍苍,深秋白露结成霜。我所思念的人儿,就在水的那一方。逆着水流沿岸找,道路艰险又漫长。顺着水流沿岸找,仿佛在那水中央。


       记者 谢函颖




【责任编辑:自然】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