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历史研究者,专栏作家。近年来致力于宋代生活史、社会史与政法史的研究,已出版《宋:现代的拂晓时辰》《重新发现宋朝》《生活在宋朝》等著作。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是一部图文并茂、通俗有趣的宋代社会生活史作品。作者切入的角度非常独特,他认为宋画呈现了一个比文字记载更为生动的历史世界,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赏到一个别开生面、活色生香的“风雅”宋。书中精选了具有写实功能的宋代画作,展示了宋人起居饮食、焚香点茶、赶集贸易、赏春游园、上朝议事等“风雅”生活图景,其间不乏对宋代风俗礼仪的细致考证,以及横向或纵向的比较,从而展现了宋代文明的独特性、颇为前卫的一面和对后世绵延不绝的影响力。
书稿分为六辑,第一辑讲述宋人的日常生活;第二辑讲述宋朝文人的雅玩与雅趣;第三辑描述宋朝的社会百态;第四辑介绍宋朝的城市公共设施;第五辑侧重于呈现宋朝的商业繁华;第六辑则考证了宋朝政治生活中的礼仪问题。在史料运用方便,作者通过检索数百幅宋画,还原了宋朝人物的生活景象,同时还以少量宋朝壁画、砖刻、出土文物、文书实物作为补充,以及少数唐画、明画、清画作为参照,以做到相互印证、比对。
作者从宋画这一新颖角度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揭示了宋朝“风雅”生活的若干侧面,从民众最可信的生活入手,清晰勾画了一个鲜活的时代。因为画作“不但展现出比文字描述更生动、活泼的宋代风貌,还给我们展开那些被文字遮蔽、涂抹的宋朝面貌。”
生动鲜活的宋代生活画卷
提起宋朝,我们首先能想到什么?是《水浒传》梁山好汉在血雨腥风的江湖上行侠仗义的故事,还是《射雕英雄传》郭靖背负着国耻家仇,忍辱负重,最终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是十二道金牌之下喊冤而死的岳飞,还是三代忠勇,一门英烈的杨家将?
那么,历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描写记述历史的著作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受制于语言文字本身承载信息能力的限制,历史著作往往都晦涩难懂。作为一名研究宋史的人,每当此时,心中总会有一丝惭愧。直到几天前,我拿到吴钩先生的大作《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一书时,顿生感慨:如果以后遇到那些不懂历史,却又想懂历史的人,可以放心大胆地告诉他:“买这本书!”
一句话总结一下:这本书可以满足你对宋朝的所有想象、更可以扩展你的所有想象!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很好奇,古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例如宋代的人吃什么,穿什么,玩儿什么?历史虽不能重复,但是好在宋人用充满了写实主义精神的画作,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发扬光大,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吴钩先生以图证史,将隐藏在宋画中的历史密码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将生动鲜活的宋代生活画卷一步一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风雅宋》分为日常、雅趣、社会、城市、商业、礼仪六个部分,涉及的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猫狗宠物、冰镇荔枝、插花写真、儿童玩具、离婚协议、城市公园、自来水厂、街头广告、十二星座,如果告诉你,这些你认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其实在宋代早已有之,你会不惊讶,至少是赞叹一下呢?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像普通的历史普及读物那样,引上一两条晦涩的史料,再说上几句自圆其说的观点,然后得出一个自以为是的结论,而是在一幅幅宋代人的画作中,找到历史的影子,找到宋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宋代经济发达,崇文抑武,所以相对于前朝古人的心性玄学,宋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城市里的酒楼瓦肆,听堂倌唱喏,品玉盘珍馐。在他们看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远远比不上“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
宋人的艺术作品里更多地留下了社会生活的痕迹。作者从300余幅的宋代画作中,整理出一个活色生香,有血有肉的宋代生活。如果说,宋代是漫漫历史长河中一处发掘不尽的文明富矿,那么珍贵的文献资料当然是通往这个富矿的大道,无数学人的研究也给后学开辟了众多路线,而宋画,则为我们打通了一条风景更加宜人的小径。《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这本书就是十字路口的路标,是暗夜里的一盏小桔灯,让读者感到极具现场感的温暖。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126/297544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