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怀念金庸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刘一典      2018-11-25

  多么希望那是谣言,多么希望这就像他书中的小龙女、风清扬一般,隐居世外,有一天忽然出现在世人面前……

  自从读了金庸先生的第一部书,便无法自拔,甚至上瘾到夜不能寐。我对历史的兴趣,可能也是来自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吧。

  听父母讲起旧事,得知他们也曾有像我一样为金庸而痴迷的经历:父亲幼时,读到《神雕侠侣》杨过救郭襄一段,却苦于寻不到下一本书。母亲生我之前,躺在医院病床上,气定神闲地读着《鹿鼎记》待产……可以说,金庸先生的书算是我的胎教书,在尚未来到人世的时候,便通过母亲的眼睛阅读了金庸。

  到现在,我几乎读了金庸先生的所有作品,有的甚至读了三四遍,随便翻开书中一页,看上一眼,就会想到前文后续。

  家中藏书甚多,金庸先生的书是完整的一套。儿时与母亲收拾书柜,我总是抢着给金庸先生的书排序。每次收拾书柜,我都会在一堆书里寻找《笑傲江湖》第三本,至今也未找到。母亲说书肯定在家里,我就一遍遍地翻找,仍然是找不到。想要单买一本,却被告知不零售。

  最先《射雕英雄传》等书读的是纸质书,后来更多的是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了。假期,读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面有一段:“书柜上放着姥爷手抄的《倚天屠龙记》,我一直把它视为珍藏……”金庸先生的书会令人痴迷到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抄写,虔诚如斯。

  随母亲与表姐去浙江旅游,专门去了金庸先生小说中写到的桃花岛。未到时,脑海中便是先生描写的“岛山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地是繁花似锦……”的景象。进岛后,去了射雕影视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的大字,脑海中不禁浮现郭靖初进桃花岛的场景:郭靖知道竹林之中必有蹊跷,却不敢在草地上显露身形,当下闪身穿入东边树林,再转而北行,奔到竹林边上,侧耳细听……

  真实的桃花岛也便是那样,郁郁葱葱,可竹林却没那么多,只有小小的一片,可能是为了拍戏而设吧。

  我有一个小梦想,就是与金庸先生交谈。我知道,那是一个梦想,今后,更没有机会了。想来,心中甚为悲戚。倘若未来,我真的在写作上有所成就,那么,启蒙者就是金庸先生。因为我在他的作品中,读到的不仅仅是写作,更是人生。

  先生去了,经典永在。先生走好。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123/297400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