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失与得”三个字经常出现在“李洪志”的经文中,如此频繁的出现目的就是一步一步控制信徒的思想,一点一点敛取信徒钱财。让我们来看看 “李洪志”如何在“失与得”之间大做文章欺骗信徒的。
口出狂言作诱饵
“李洪志”口中的“失与得”:“我们练功人怎样对待失与得?这和常人不一样,常人想得到的就是个人的利益,怎样过得好,过的舒服。我们练功人却不是这样,正好相反,我们不想追求常人要的东西,而我们所得到的又是常人想得都得不到的,除非修炼。在“李洪志”成为“宇宙主佛”前本是凡身肉体,是母亲芦淑珍十月怀胎所生,而“李洪志”为了骗取信徒的钱财,在前期培训中说道:“这个宇宙的年龄我最大,连我生生世世的父母都是我造的。”可见“李洪志”把钱看得有多么重要,为了骗钱,竟口出狂言,已经冲破了人类的道德底线。首先贬低常人,说常人为的是个人利益,进而抬高“修炼人”,“修炼人”则与常人完全不同,“修炼”目的就是为了“度人”、“做好人”,把“修炼人”说的如此高尚,这只是“李洪志”骗钱的第一步。
给信徒灌输错误思想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大学、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李洪志”常常就给信徒灌输错误的思想,那就是不上学、不工作,通过修炼和不断研读《转法轮》就能上层次,“圆满”飞升,到了天堂想要什么有什么。正是因为“李洪志”给信徒灌输了这样的错误思想,导致信徒荒了地、失了业、没了家,不仅失去了一切,也没了自我,《转法轮》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和稻草。“李洪志”曾在《走向圆满》中怂恿弟子走出去弘法,没有“圆满”不说,且在弘法过程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而这一切都在“李洪志”的掌控之中,弟子们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这只是“李洪志”骗钱的第二步。
要求弟子放弃对“名利情”的执著
追逐名利是人之常情,在名利面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不要违背了人的道德底线。世上有三种最真挚的情感当属亲情、爱情和友情,割舍不断的是亲情,浪漫甜蜜的是爱情,肝胆相照的是友情。亲情在你受委屈时会向你投来温暖的怀抱;爱情由一人变两人,互相扶持相守一生;友情在你遇到困难或难题时,成为你倾诉的对象。而“李洪志”曾说过:“放下名利情,圆满上苍穹。慈悲看世界,方从迷中醒。”言外之意就是要信徒放弃对“名利情”的执著,否则无法“圆满”。“李洪志”在要求信徒这样做的同时,自己却违背了教义,一度敛财到痴狂的地步,“李洪志”通过出售音像制品、画像、图书、收取拜师费、举办“法会”等非法敛财无数,从原来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有钱人,这是“李洪志”骗钱的第三步。
原文链接:http://www.jingduzhisheng.com/xjbx/201812/18/t20181218_6654582.shtml
【责任编辑:狮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