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影棚的空间巨大,使得原本已经很大的拍摄制景只在其中占据了小小一隅。
郭采洁从化妆间里走出来时被化妆团队包围着。她配合度很高地走了两步就适时站定,以便于发型师在帮自己拨弄头发的时候不至于太过辛苦;或者是正往衣服上夹的夹子不会轻易滑脱。她的自如和默契里都带有小小的温柔,偶尔从放松的嘴角和温和睁大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点点。
台湾女生特有的软糯在她身上发着光。
闪光灯开始鸣闪的时候大家都围绕着拍摄区域,身体和身体挨挨挤挤,构成了一堵不小的半圆形人墙。其中一组片子是郭采洁窝在沙发里,宽阔破败的皮沙发被涂上了白色的涂料,和她头发上、脸颊边的白色粉末呼应着,也被她映衬着,显得越发宽阔。
采访开始的时候,郭采洁身上还沾着白色的粉末。她在化妆间的木椅上坐好,乖顺地等发型师帮她擦掉,理顺头发。小小一把靠背椅,她聊着聊着会把腿也蜷进去,显得整个人很小,轻盈但活力充沛。
这一天的她,还是收工时会有跳跃和欢呼的女孩模样,一旦用大且明亮的眼睛望向旁人的时候,那种在青春期少女身上常见的朝气就显露无遗。但她说话时的语气是温柔而坚定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郭采洁神态专注,显露出匹配年龄的敏捷才思。也让你记起眼前人不仅早已进入了成年人的行列,还兼备了歌手和演员的双重身份。
最近郭采洁正享受着自己出道以来最轻松的状态:发完自己的第五张专辑以后,她今年5月才会进组拍戏,这一段时间又能常常借工作回到台北的家。她用自在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这也正是她过了30岁以后一直很期许的东西。“过去会觉得机会我不敢错过,现在觉得我做的事情必须让我觉得好玩儿有趣,比如着手出品自己的电影。”
问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选择余地比以前大了,可以按照兴趣去做事了、郭采洁的答案是“应该就是崩坏的29岁”。她是到了30岁这一年才终于想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她想要每一个大的决定都出于纯粹的好玩;也要敢放空自己,去休息。
在过程里学会成长
2007年以歌手身份入行时,郭采洁经常自问的一个问题是:“我有什么能耐可以留在这个舞台上?”
起初几年的经历让她直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是个挺吃苦耐劳的人。在那段不敢错过任何机会的过程里,“因为不晓得自己到底在哪个领域能够发挥”,也就什么都想要去经历一下。
于是那些年里,郭采洁得到的角色往往能和自己的生活在时间点上有所交集:《一夜台北》里的Susie呈现出来的就是自己生活里的样子;到了《爱》的时候,小霓恰巧应和了自己当下在爱情中不由自主的高姿态和难掌控。生活里那种“不走撒娇路线,不温从恭俭让”的爱情观透过小霓的外形表现出来;等到一路走到《小时代》,她内心里爱的力量开始逐渐强大,敢于分享。而对于郭采洁来说,她一直都觉得顾里的富有也正是因为她分享她所有的一切。
“如果说那个时期的多重身份是来自于自我探索,现在多重的尝试则确实是来源于自信。”她说。
其实这种认知是后知后觉的,她是在过程当中很难先去预设一件事情结果的人。经历之后,现在再回头看,当时经常只是抱着没有退路的心情去想尽各种办法在做事。也就像她说的:“怕有遗憾,于是都尽可能地去做,结果就会有很多很多种可能性。”
于是在人生行至30的时候再回望以前的自己,会发现做过最满意的选择是大学的时候去参加了歌唱比赛;而最后悔的事情则是脖子后面的刺青。歌唱比赛的那次机会,让原本并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能从事什么行业的郭采洁觉得这条路是人生的一种可能性。她的刺青是给自己的出道记号——开始的时候用画的,后来就把它刺在身上了:“刺完的第二年都没有后悔,但是现在很烦。以前长头发觉得看不到,怎么知道突然头发越剪越短,拍戏的时候一直要把它遮起来。”
可无论那些好的和不好的风景、满意的选择或是无奈的遗憾,这些都是让她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原因。郭采洁是那种在过程里成长的人。
从角色里偷来自信
4部《小时代》,一共拍了3年。直到现在,郭采洁被问得最多的话题之一还是“顾里这个角色对你个人的影响大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大。顾里是一个出现在她生命中时间最长的角色,当然,这个角色确实带给她很多实质的肯定,多到了众人都把她看成是她人生中的转折。而对郭采洁自己来说,这个角色带给她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从中获取了那个阶段中她所奢求的自信。
关于这一点,她的原话是:“有的时候你会觉得一个人怎么突然变美了,除了所有外力,要么是她谈恋爱了,要么她就是真的红了,就是这全部,全部来自于自信使然。”而顾里是那种“掌声不需要别人给”的女人,这是当时的她身上完全欠缺的东西。
于是郭采洁说,在这4部电影的历程里,自己“偷了她的自信”。
这之后,另一个接踵而至的话题就是:“你会不会一直被困在女王角色的形象里?”其实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每次出席一些场合时心里也清楚台下的大部分观众所期待的是什么样的自己:“但我就真的不是。我在适应大家的落差,也一直在前进。我想光用说的其实没办法说清什么。”
所以她的方式是透过作品来说话。
《小时代》之后,她确实特别避开了一些类似的题材。郭采洁上一部杀青的电影是《爵迹》,在这部全部在绿幕前完成的电影里饰演一个有着170cm身高的角色,就是她的方式。“特蕾娅是另一个性格非常强烈的女人,我非常相信在小四导演手中,永远可以把我塑造成自己都没法想象的样子。”因为,让她觉得郭敬明真的很厉害的一点就是:“在没有人可以想到这样清新的郭采洁能扮演这样的顾里时,他下注了。”
但抛开角色,生活里的她也从以前那个“一个螺丝卡住了就会把一天全部毁掉”的小女孩变成了现在“一秒之后就能去解决问题”的沉稳模样。另外一个重大收获则是终于学会了穿高跟鞋——这是以前的她连碰都不会碰的东西。
30岁,长成孩子般璀璨
在自己30岁生日的当天,郭采洁发了一条挺动人的微博,在里面写“做了很久的大人,现在要做孩子。有那双眼,那颗心”。这条微博到现在都还是热门。
其实关于年纪这件事,小时候的她一直觉得迈入30岁应该是很迷人的阶段。看到身边的朋友纷纷在快到30岁的时候开始想着:“我这一生就这样了?”于是很多人不甘于现状,开始审视自己身边的另外一半;而另一些人离开了他们之前的工作,“好像还想趁着最后一丝青春的力气再为自己做点什么不同的尝试”。作为年纪最小的那一个,她还曾在所有人忙于反思的时候向往过30岁女人的成熟状态,觉得什么年纪就该有什么样子。
“但那个淡定是25岁之前,真正轮到自己快30岁的时候就崩溃了!首先是身体先提醒了你真的不年轻了;本来生命中有过很多计划,比如期待自己在30岁以前可以成为妻子或母亲,其实全都没的实践。”
作为一个一直以来都用力压榨自己的人,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从工作中去学习和感受,然后长大。于是也就一直把自己丢在工作里头。如此往复,身体终于在去年出了状况:“人可以骗自己,但是身体非常诚实。身体健康提醒到我,我才真的意识到日子不能这么过。”
郭采洁说自己在29岁里做出最重要的一个反思,就是决定了2016年得用不同的方式过。
当30岁真的匆匆而至时,往往才发现遗憾已经成为遗憾。现在,她与自己自处的关键来自于“心里有一个能够摆放爱的地方”。就像过去那些年里,她拼搏的原动力来自于对家人的爱——她一直享受那种拼搏以后自己可以带给他们的任何一刻无忧。
郭采洁说自己现在渴望心里也有一个地方可以摆放爱情。
这一年里,她会记起自己在很早之前做过的一个心理测验:“结果说婚姻对我来说就是钻石的颜色。非常夺目、非常耀眼,但是有点遥远。”可惜到现在这仍然是一件与她存在距离的美好事物,是那种“不太认为自己能敢拥有,但总会时不时向往”的美好。
于是30岁这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郭采洁许的愿望是让自己重新做回孩子——成为孩子,然后仍然带着希望去拥抱钻石一般的纯真和璀璨。
【责任编辑: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