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殿堂 > 正文

怀念邓丽君:穷日子'训练'出成功潜力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2016-08-25

日子清苦却也快乐

  池上乡住了一年,举家再搬到屏东市稍微像样的住处,小小的邓丽君成为三个哥哥想溜出去玩的最佳“护身符”,只要抱着她大大方方地出门,总是万无一失。出门后,左邻右舍总会有人叫唤“丫头,来这边玩”,他们就很放心地把她“塞”给邻居,一溜烟地跑去疯个够,天黑回家时,她总是已经安安稳稳的在家里了。

  邓妈妈颇为自信地说:“我们家丫头长得不是很漂亮,但从小到大都一直很有人缘。”这点从她小时候就看得出来。走访她的几位邻居,不论是爷爷奶奶级的、叔伯婶姨辈的,或者是同龄相仿的,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地说她:“人缘好,有礼貌,嘴巴甜,心地好。”的确,俗话说“人缘就是饭缘”,她能够迅速走红,在天赋歌艺与后天努力之外,还有重要的人缘,不论任何不公平的待遇,或是遭受无预期的冷淡、排挤,她都一笑置之。不争,是穷人家孩子磨出来的性情,做人处世的圆融,也是她在穷日子里“训练”出来的成功要素之一。

  日子清苦却也快乐,退伍的邓爸试着做点小生意,邓妈妈则发挥“理家”的才智,空心菜梗炒辣椒、酸菜炒辣椒、黄豆芽炒辣椒、苦瓜炒辣椒等都是家中餐桌上常见的“佳肴”,油水虽少,但色、香、味俱全,五个孩子抢得津津有味,常常吃得盘底朝天。一直到邓丽君过世,酸菜、苦瓜、黄豆芽等,这些最最平凡不过的穷苦人家菜肴,都是她每次回家最爱吃的,不少人很怀疑嗜辣如命、少一顿辣椒都不行的她,如何能保养一副水晶般清灵剔透的好嗓子,她都不置可否地笑笑,也许,真的是得天独厚吧!

  蕉风椰雨是屏东的特色,邓家的院中也有一丛香蕉树,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加菜来源”,个把月香蕉成熟时,邓妈妈请菜市场的水果商割走,换得一些微薄零用钱,当天就会为大伙儿“加菜”,那是久久才吃得到红烧肉的珍贵时刻,小小一锅肉,惹来垂涎多少,当爸妈的说什么也不舍得吃,兄妹这五张口总是一餐就把它报销掉。香港天香楼的老板回忆邓丽君常去店里点“东坡肉”这道菜时,就会讲小时候的故事给同桌的人听,她爱吃的不只是因为红烧肉的美味,更是整个童年回忆的甘芳好滋味。

  儿时的苦日子对邓丽君而言,是家人向心力最凝聚的时光,这情分她一直念念不忘,日后不管她多么走红,总是想尽办法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和家人团聚,就是因为想念家人在一起的这种欢乐与融洽。这段日子在她的记忆中并不算久,当她长成少女,特别是出道唱歌之后,几个兄弟工作的工作、求学的求学,自己又经常到世界各国演唱,一家人反而相聚无多,红烧肉香气里蕴涵的浓厚亲情,更让她格外难忘。

  虽然是北方大妞,邓丽君却不爱吃馒头,小时候家境清苦,哪能容得孩子挑食,邓爸疼女儿的“偏心”,在这个时候就看出来了,做得一手面食好手艺的他,总是差遣孩子拿着自家做的馒头、包子或大饼,到邻家去换一碗白饭回来给她吃,真个是应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格言,她珍惜着换来不易的白饭,对兄弟们常为她去四邻“要饭”的这份恩情也久久不忘。

  邓丽君虽然小时候不太爱吃馒头,长大后却对妈妈包的“一口饺”情有独钟,三哥邓长富记得她在小时候就会自己和面、擀皮儿、调馅子、包水饺样样都来,邓丽君去日本发展时,当时担任日本宝丽多社长的舟木稔也一直记得,“去邓家吃水饺”是一大享受,滋味真的很难忘,也记得邓丽君有一餐吃四十个小水饺的记录,大家对她何以这么能吃,又能一直保持这么好的身材都惊讶不已!

  水饺中有着对家乡的怀念,有着对童年的记忆。对念旧的她而言,在包水饺的过程中会有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记忆浮现,那是她最珍惜的往昔岁月,在香港独居的日子,她常教帮忙做饭的明姊包水饺,并且一边包,一边说小时候的故事,样样琐事都记得可清楚了,明姊回忆她们常在厨房一边洗菜做饭,一边唧唧喳喳说往事的日子,怎么也不肯相信这间小小的厨房里,再也听不到亲切又爱聊天的女主人的声音了……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