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的日子过好了,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嵯岗苏木阿拉坦敖希特嘎查是一个以鄂温克族为主体,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聚居的牧业嘎查。如火如荼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为这个嘎查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让嘎查牧民感受最深的是嘎查党支部书记哈斯托雅奔波忙碌的身影。
阿拉坦敖希特嘎查有着良好的基础。哈斯托雅说,这多亏了扎泥河露天矿的大力支持。2013年,经哈斯托雅多次协调,该企业为嘎查牧民打了118眼饮水井,安装了路灯,为嘎查“十个全覆盖”工程奠定了基础。
去年秋季,呼伦贝尔市开展60天的“十个全覆盖”攻坚战。那段时间,哈斯托雅5时多就起床,做牧民的思想工作,跟着施工队修水泥路、建院墙、立栅栏、清运垃圾,每天忙到天黑才回家。
“那些日子真的很累。施工队施工离不开嘎查干部,施工中出现问题,需要嘎查干部去协调,哪儿有事就得去哪儿。”哈斯托雅说。
牧民都想把自家的院子留的大一点。有一户牧民对工程建设规划有抵触情绪,哈斯托雅和驻嘎查干部去这户牧民家讲政策、讲道理、做工作,最终让这户牧民欣然接受,保证了工程的如期完成。
那段时间,哈斯托雅经常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动员村民:“你为啥不出来捡垃圾?环境是大家的,得靠大家共同保护。”哈斯托雅不仅动员牧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还身体力行地加入捡拾垃圾的队伍中。过不了几天,就有牧民打来电话:“哈斯托雅书记,今天还去捡垃圾吗?”对此,哈斯托雅说:“得让牧民们自己干,只有自己干了,他们才知道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现在牧民们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了,也不乱扔垃圾了。”
攻坚战期间,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有时雨雪交加。年近50岁的哈斯托雅因为日夜操劳心脏病犯了,打了12天点滴后又开始忙碌起来。
现在,阿拉坦敖希特嘎查正在建设2000多延长米的院墙、3.1公里的水泥路和部分牧户的通自来水工程。这些工程完成后,嘎查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告一段落,而哈斯托雅脑海中已经筹划着奶牛小区建设和发展牧户游,让产业发展带动牧民增收。
哈斯托雅
女,1968年出生,鄂温克族。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任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嵯岗苏木阿拉坦敖希特嘎查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