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岁华——宋梦寒花鸟画展”于2016年5月18日下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中心隆重开幕,画展结束后中国日报网记者有幸独家专访了画家宋梦寒女士,娴静幽雅是宋梦寒给记者留下第一印象。
宋梦寒,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主修中国画花鸟语汇研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作家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吉林日报美术部主任编辑、美术评论人。她的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在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美展中获奖,其作品与美术评论文章发表于《美术》、《美术界》、《中国书画报》、《文艺报》、《艺术博览》、《人民艺术家》、《解放军美术书法》等多家美术类报刊。
现代花鸟画兼容并蓄 贴近时代审美
提到现代花鸟画,宋梦寒说到,花鸟画讲究传承与师从关系,所以现代花鸟画借鉴古人审美态度和追求的同时进行调整,更加贴近现代的审美习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除了要求画家思想观念的变革外,更需要要付诸艺术实践中去。从生活中体会勃勃生机,对鲜活无比的客体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和写生。通过现代花鸟画描绘出充满生机的现实人生。本次展出的作品均以花鸟为主题,有团扇、折扇和斗方三种形式,就是通过工整细致又兼具写意精神的艺术语言,营造出了“书之岁华,其曰可读”的自然和谐的典雅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特有的天然疏宕、静谧安闲的审美意境,把中国绘画移情造境的审美追求,融入到了对花鸟画语言的当代性解读中,从而呈现出了富于现代感的唯美主义的艺术风格。
花鸟画跟人物画不同,从绘画语言来看更为纯粹,更注重个体和主观情绪的抒发。以写实的语言抒发个人理想和感悟,用温柔的画笔表现出对社会的体验和对生活的哲思。花鸟画非常强调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这也应该是东方美学的独特特点。
花鸟画的叙事性,就像是一种表达。随着时代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现代花鸟画就更需要符合当代的审美习惯,吸收更多的外来营养,因此绘画语言就会有更符合现代审美习惯的变化。
艺术创作需要沉下心 艺考需冷静
对于目前“艺考热”状况,宋梦寒坦言,目前很多孩子接受美术教育,都是半路出家,试图把美术艺考当作高考捷径,其实现实根本不像想象那样简单。学习艺术专业首先要对艺术有热爱,这样在专业学习中才是轻松愉快的。艺术不仅仅是门手艺,更多还是需要沉静的修养和情感的培养,特别是对文化的学养和创造性的思维都是严峻的挑战。如果不是因为热爱,就体会不到其中乐趣,未来路甚至比高考更加煎熬。
所以宋梦寒建议,艺考需要理性,社会、家长和学校不要把孩子勉强地推向艺考之路,而是要让孩子沉静发自内心的喜爱美术,让艺考比较自然地生成。
【责任编辑: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