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殿堂 > 正文

张金祥15年徒步巡线27万余公里

来源: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作者:刘晓君      2016-05-30

 

  巡线

 

  修复护网

 

  巡线前检查随身6件宝

 

  与村民签订《爱路护路安全协议》

 

  黄色橡胶鞋跟脚

  今年60岁的张金祥是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处卓资山车站派出所福生庄火车站警务区民警。福生庄警务区管辖铁路线长25.5公里,来回一趟就得50多公里。由于条件所限,这个警务区只能安排一名驻站的警务区民警。张金祥每天都要徒步巡线一趟,15年从未间断,走过的路线有27万余公里。5月16日,记者前往福生庄火车站警务区,采访了张金祥。

  一年穿烂3双鞋

  “按照规定,退休前一个月民警就可以不来上班了,可是老张依旧坚守在岗位上,没有休息过一天。”卓资山车站派出所教导员李满旺对记者说。

  5月16日,当记者一行来到福生庄警务区时,碰巧张金祥巡查线路还没有回来,打听好他巡线的方向,记者寻踪前往。在福生庄隧道附近,一个瘦弱且有些驼背的身影由西向东而来,警服、警帽、警徽变得越来越清晰。这个人就是张金祥。他肤色黝黑、双手粗糙,因为风吹日晒,警服、警帽有些褪色。记者觉得他黄色橡胶鞋与其身上的警服有些不搭,便多看了几眼。张金祥笑了,说:“穿着皮鞋走山路不稳当,还是橡胶鞋好,走起路来不打滑、也跟脚,就因为走的路多,路况也不好,这样的橡胶鞋每年得穿烂3双。”

  “眼瞅着就退休了,抓紧时间巡线。真是舍不得这里的镙丝、护网、村民,这些陪我走过了15个春秋。”张金祥说着,眼眶有些湿润。

  2001年,在多个重要岗位的历练过之后,有着13年军旅生涯的张金祥主动申请来到了福生庄火车站。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小站上,没有任何娱乐场所和设施,人们接触不到现代化的网络,感受不到大都市的喧嚣,甚至连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在巡线过程中,我偶尔会听到村里零星的几声犬吠声和线路上过往列车的鸣笛声。”张金祥告诉记者。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张金祥没有消极,更没有懈怠,每天仍旧一步一步地按时巡查线路,一趟一趟地接送过往列车,一村一户地进行爱路护路宣传和普法教育。他硬是让这个四等小站连续15年实现了“无货盗、无危行、无挡停、无路外伤亡”的“四无”佳绩。

  6件贴身宝贝

  记者跟随张金祥巡查剩下的线路,他发现线路护网有一段损坏,立即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一截铁丝和老虎钳,细心地把护网修补好;看到几个螺丝有些松动,他拿出老虎钳拧了拧。

  一路走来,张金祥很在意随身携带的这个挎包。记者打开他的挎包,看到里面有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一把老虎钳、一圈铁丝、一沓《爱路护路安全协议》和一个水杯。同事们说这是他的6件贴身宝贝。

  为了对涉及线路安全方面的各种信息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张金祥养成了“有事都要记一笔”的习惯,比如,重点列车所装的货物;谁家有多少头牛;谁家有多少头羊;谁家有小孩;谁家有农用车;谁家进行废品收购等。

  15年,张金祥记了13本厚厚的笔记,里面记录着周围村庄每家每户的人员名册信息、养殖户信息、铁路工区人员信息、村小学学生信息、车号信息,以及接送列车、安检查危、巡查线路、查验列车时发生的情况等。

  张金祥说:“我这几天正在认真核实笔记本上的内容,把它作为资料留给即将上任的民警,这样也便于他开展工作,少走弯路。”

  走着走着,张金祥遇到了井八子村村民刘建国。他拉住刘建国叮嘱道:“牢记不要在线路旁放牧,及时补签《爱路护路安全协议》。如果在铁路线上发现可疑的人,一定要拨打警务区民警的电话。”

  站好最后一班岗

  福生庄车站地处阴山南麓的大山深处,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轨道曲线半径较大,再加上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过往列车日渐增多,让这个不起眼的四等小站成为铁路安全卡控的重中之重。

  为了守护好这里的安全,15年来,张金祥走遍了福生庄车站周围13个村庄的3000多户人家,他的足迹也踏遍了大山里的沟沟壑壑。渐渐地,他朴实的笑容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他真切的话语提升了群众对安全的重视,他无私的帮助打破了村民们对他工作的无视。13个村庄再也没有人进入铁路的防护网内放牧,再也没有横穿铁道线的情况发生。村民们的手机里都有张金祥的电话号码。大家发现了安全隐患总会第一时间通知他,遇到困难总是想到他,谁家有了好事也忘不了告诉他。张金祥用自己的真心付出换来了线路的安全,也换来了民心。

  今年以来,张金祥加班加点走访400余农户,与各类养殖户签订《爱路护路安全协议》100余份,“时间不等人,我要在退休前再核对一下养殖户的详细信息,便于新来的民警开展工作。”张金祥说,“今年6月15日我就要退休了。我这一辈子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穿军装,一个是当警察,上天厚待我,这两个梦想都实现了。所以说,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15年了,我没有一个春节和老母亲一起过。老母亲今年86岁了,我退休后就回山西老家伺候她老人家去,以弥补这么多年无法尽孝的遗憾。”张金祥说起这些,他愧疚的双眼含着泪。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