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扎鲁特旗反邪教协会立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整合资源力量、丰富送法内容、灵活培训方式,积极探索“马背宣传站”宣教模式,解决北部牧区牧民群众因为居住分散学习困难的问题,有效打通北部牧区群众警示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一、整合“讲送”力量。精心挑选73名理论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党校老师和相关职能部门反邪教工作者组成党的理论知识和反邪教宣讲团,积极宣讲党的政治思想、理论政策和反邪教各种知识常识,实现牧民群众警示教育学习全覆盖。聚焦专业需求,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组织了农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技术专家宣讲团,与反邪教协会会员一起定期深入北部牧区进行送技术、送政策、送温暖活动。已有42名讲师依托“马背宣传站”活动进行集中宣讲授课13期次,培训党员400余人次。
二、丰富“讲送”内容。坚持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识别防范邪教等内容,作为游牧党员群众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课题,现已开展政策理论及反邪教宣讲18次,培训党员、反邪教骨干550余人次;开展上门送法活动5期、培训业务骨干285人次;依托送技术活动,科学配比饲料和青贮玉米种植技术等内容进行指导50余场次。聚焦宣传普及党的政策理论知识、反邪教知识,积极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牧区开展送文艺活动,精心编排农牧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曲目,现有5支小分队开展了文艺演出25场次。依托送医下乡义诊活动,贴心为党员群众量血压、测血糖,送医送药,积极宣讲慢性病预防知识,现已开展义诊活动10场次,受益群众2200多人。
三、灵活“讲送”方式。为确保牧民党员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宣讲小分队充分利用蒙汉双语,通过主题党日活动、集中授课、走进蒙古包、观看红色影视教育片和反邪教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以群众熟悉的方式方言进行授课宣讲,将反邪教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北部牧民的理论知识、反邪教能力和技能水平。立足民族地区的特色特点,充分利用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蒙古语曲艺演出方式,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邪教的各种危害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让反邪教理论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强大合力。强化阵地宣传,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通过制作宣传图版、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学习宣传单等形式。现已开展“进草原”分散式教育培训活动28次,参训游牧党员干部群众360人次,发放民族宣传册1000余册。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反邪教知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和反邪教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