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塔是《圣经》故事中提到过的一座通天塔,关于它的修 建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后来, 人们在向东迁移的时候,走到一个叫“示拿”的地方,发现一片 平原,于是在那里定居下来。人们计划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 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塔很快就开工 修建了。这事惊动了天庭的耶和华。他见塔越建越高,心中十 分嫉妒。他暗自思忖,现在天下的人们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 种语言,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统治 人类?于是耶和华便施展魔法,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大家无 法沟通,高塔也就无法建下去了,最终没有建成。
1899年,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韦在巴比伦遗址进 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一座塔的巨大塔基。该塔建造在一个名 叫“盘子”的凹地里。科尔德韦测量这个庞然大物盾认为,这座 塔就是《圣经》中所记载的巴比塔。
《圣经》上说,通天塔的材料是砖和河泥,这与巴比伦城里 的巴比塔的建筑材料 完全一样。“巴比”这 个词源于巴比伦文, 本来的意思是“神的 大门”,由于它的读音 跟古希伯来语中“混 乱”一词相近,加上当 时巴比伦城里的居民 讲的语言远不止一 种,《圣经》的作者也就很容易把“语言混乱”与上帝对人们建塔 的惩罚相联系,编出上述的故事来。
研究者据考古资料认定,巴比塔共有7层,高90米,塔基的 长度和宽度均为91米左右。在高耸入云的塔顶建有壮观的供 奉马都克主神的神殿,塔的周围是仓库和祭司们的住房。在巴 比塔旁边的一座神庙里,曾发现过一块刻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 罗多德在公元前460年游览巴比伦城时写下的描述已经荒弃了 的巴比塔的文字的古碑。碑文记载说,巴比塔是一座实心的主 塔,上面一共有艿层。其外缘有一条螺旋形梯道,绕塔而上,直 达塔顶。在塔梯中间的地方设有座位,可供人们歇脚。塔顶有 一座大神殿,里面有一张精致的大睡椅,旁边有一张金桌子。 希罗多德说巴比塔有8层,想必是把塔基的土台或塔顶的神殿 也计算在内了。
在5000多年前,人们就能建起一座如此巍峨雄伟的通天 塔,实在是人世间的一大奇迹。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那就是巴比伦的统治者为何 要修建巴比塔?
有人认为这是尼布甲尼撤二世为了宣扬其文治式功,借修 建通天高塔,来彰显其荣耀和威严。也有人认为,尼布甲尼撒 二世修巴比塔是为了讨好巴比伦的祭司集团,以获取他们的支 持。还彳一入认为,巴比塔之所以修得这么高,是因为人们想把 它作为脱察天象、探索宇宙奥秘的场所。所有这些答案都只是 一种假设,巴比塔的由来仍然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