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黄豆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者:高雁萍      2018-12-21

  黄豆最主要的用途,是榨油、做酱、酿造酱油、加工豆制品以及生豆芽。在没有零食的年代,如果大人能非常慷慨地从凉房挖回一碗黄豆,倒在大铁锅里,噼噼啪啪炒熟给我们小孩儿吃,那简直是一件欢天喜地的事儿。而大多时候,只要提出吃炒黄豆的要求,大人总说太浪费,得留着,过年时换豆腐、生黄豆芽、煮菜豆子用。

  我对黄豆的记忆很有历史。

  那是很多年前,我们姐妹三个,坐着父亲自己打制的木头童车,在铁轱辘与低质量柏油马路相摩擦发出的噪音里,轰轰隆隆下旧城,去走亲戚。记得是一处高门大院,亲戚住在门洞里的一间小屋里,用裹了白糖的炒黄豆招待我们。几十年后聊起那天的黄豆,母亲惊讶于我的记忆,说那时候的我,才三岁左右。

  黄豆实在可亲可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不管贫穷还是富有,谁敢说自己不需要黄豆的呵护。记得小时候村里办事宴,不管红白,早晨的油炸糕豆腐粉汤,一定还得有一盘儿调的花红柳绿的黄豆芽做陪衬,否则,再好的糕汤,也会黯然失色。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很少见到花生米的呼和浩特,我姥姥发明了一道只有春节时才能端上桌的下酒菜,我们称其为菜豆子。就是把黄豆提前泡发,捡去坏的和有虫眼儿的,下锅,加盐和小茴香,煮十分钟左右,捞出,放到凉房里待用。后来姥姥发现光煮黄豆有些单调,就让我们把夏天攒下的杏核砸开,取出杏仁儿,泡到冷水里,泡软还得剥去那层外衣,露出雪白。泡杏仁儿,是为了去苦味,啥时候换水换的没有苦味了,就可以和黄豆一样下锅煮制。把分别煮好的杏仁和黄豆拌匀,有客来,温一壶二锅头,舀一碟黄白相间的豆,还有扒肉条、炸丸子等硬菜,边吃边喝,甚是欢喜。

  很有创造性的姥姥,后来觉着那一碟菜豆子还是有些素净,就把盆里煮好的黄豆分一些出来,用化好的胭脂拌染,使其成为粉红豆。不过,自从发明了粉红豆,原本的黄豆和白杏仁儿,过不了多长时间,也都近粉红者粉红,全部变成粉红色了。但我姥姥依然在发挥她的创造力,把从生日蛋糕上抠下的各色糖粉疙瘩掺到起面里蒸馒头。因为实在无法揉匀,一揭笼盖,各种颜色历历在目,我们笑称那些馒头为花果山。

  改革开放初期,不知哪个机构发明了人造肉,原料就是黄豆。一小袋几毛钱,片片像肉。用水泡软,炒菜或烩菜时加进去,虽然看上去像肉,却吃不出丝毫肉味,但那种豆香和微微的甜,还是很给人新鲜感。如今,年轻人喜欢撸的那些串儿,很多就是黄豆的化身。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没有亲手种过黄豆,但每年秋天,都要和同学结伴,到生产队收获过的黄豆地里去捡漏。跟着拉黄豆的马车往东场面走时,我总希望车倌儿能把马车赶到坑里,那样一颠,肯定会有很多刷刷作响的干豆秧,带着豆荚一起掉下来。但那概率实在低。倒是住在场面周围的人会想办法。每年碾完场,那里的人们就个个手里拿根小木棍儿或改锥,蹲在场面上,“起”那些被碌碡压到土里的豆子。除了黄豆,还有蚕豆和黑豆,很让人眼馋。

  当然,小时候的冬天,还是吃过炒黄豆的。一般是放学后,看着没有干粮可吃,母亲就会在火炉上架起小铁锅,炒豆子给我们吃。有一次,妹妹急的要吃豆子,早早撑开手里的塑料奶粉袋等着。母亲大概也是一时糊涂,感觉锅里的黄豆熟了,就舀起一勺,想也没想,直接倒入妹妹手里的塑料袋中。结果,黄豆的高温瞬间融化了塑料袋,哗啦一声,满地都是被塑料包裹着的黄豆。

  黄豆成熟以前叫毛豆,可以煮着吃。过去到乡下做客,就盼着那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玉米、毛豆。那毛豆带着蔓,缠成小把,煮熟了,拿一把,边拽边吃,非常有情趣。小时候街上偶尔也有村里人用自行车驮着毛豆来卖,五分或一毛一把。现在不同了,当菜卖,不光秋天,一年四季都有。烧烤店有个很时尚的下酒菜,叫“花毛一体”。就是一个盘子,一半装煮熟的毛豆,一半装煮熟的壳花生,几乎桌桌必点,人人必吃。

  一年四季,我们究竟吃掉多少黄豆,究竟从黄豆里,汲取了多少物质和精神营养,不妨来看看由黄豆加工而成的各种食材和食物。从早晨的一杯豆浆,一碗老豆腐,或一碗京味儿十足的豆汁儿开始,中午的炒豆腐、烩豆腐、锅塌豆腐、虎皮豆腐、小葱拌豆腐、鲜鱼炖豆腐,生菜也要蘸黄豆酱;下午茶,与一包黄豆锅巴为伴,也是最有滋味的选择。要吃火锅,少不了腐竹、豆油皮、豆腐泡;黄瓜丝,豆腐丝,拍几瓣儿大蒜,滴几滴香油,撒一撮精盐,是我家年轻人爱吃的“小清新”。

  我是个爱琢磨吃喝的人。怕市面儿上的黄豆芽不保险,就自己买来豆子生。泡一夜,去水,用湿布覆盖,早、中、晚各过水一次,三天后,豆芽黄长不盈寸,短粗而肥胖,炝葱花或扎麻麻花凉拌最香。如果再长两天,顶部豆瓣变薄,芽体两寸有余,这时候,开水锅里汆一下,用肉丝尖椒炒而食之,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把泡发的黄豆与油炸后的鲜鱼一起小火慢炖,也是我家的保留菜,简直百吃不厌。我还喜欢在炸猪肉丸子的时候,放三分之一的碎豆腐在里边,这样的丸子吃起来,不太油腻,还多了豆腐的营养,实在是一举两得。如果吃炖牛肉,就把豆腐切成小丁,过油,把炖好的牛肉趁热盖上去,吃起来也是欲罢不能。

  黄豆与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是息息相关。而我至今离不了炒黄豆,衣兜和书包里常备,我妈戏称那是我的草料,我笑纳。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220/2991307.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