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赵胡兰荒山植树26年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史长来      2017-03-01

   2月27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87岁的赵胡兰一大早拄着拐棍沿着小路又上山看他种下的果树。

   赵胡兰是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庙前村村民,庙前村地处太行山南麓的荒山坡上,村西北的荒山因常年缺水,土壤匮乏、杂草丛生。1991年,61岁的赵胡兰起誓要绿化这座荒山。“如果在山上都种上果树,山不荒了,还能给生活并不富裕的家增加收入。”赵胡兰说这就是他当初的想法。

   那时起,赵胡兰早上天不亮就上山挖石头开垦荒山,一直到日落西山才回家。就这样,洋镐磨平了几十把,撬杠折断了数根,赵胡兰硬是在山上垒起了道道石堤,填上了宝贵的土壤,整理成了梯田的模样,蜿蜿蜒蜒的山间小路也被赵胡兰用脚给踩了出来。

   种树需要水,但山上缺的就是水。他每种下一棵树苗,只能下山到村里的蓄水池担水,每天山上山下往返几十趟。后来,赵胡兰在半山腰砌了一个蓄水池,雨水丰沛的时节,蓄水池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赵胡兰年龄越来越大,他的几个儿子儿媳也加入开荒种树的队伍。赵胡兰的大儿子赵占东和四儿子赵东平干脆在荒山上建了房屋,一边守林,一边养猪、养鸭。

   从在荒山上种下第一棵树苗起,垦荒、栽树、护林,赵胡兰坚守了26年。他用自己的双脚踩出四五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把原本杂草丛生的石头山改造成错落有致的梯田,绿化荒山300多亩,近3万棵树苗在这里扎根、生长。

   庙前村村支书赵才有说,老人家硬是让昔日的荒山变了样!

   如今,他仍守护着这片山林。

【责任编辑:咏庄】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