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无前的蒙古马。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马建荃摄
市民在中国首家马文化主题邮局参观。
随着马文化主题邮局的建立,我区各地将同步推广建立充满马文化特色的邮局,充分展示马文化。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涛 摄
在第四届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弘扬蒙古马精神”主题馆吸引观众驻足。该馆集中展示“弘扬蒙古马精神”创意设计作品征集大赛和蒙古包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配合文字、图片、音视频、互动体验等展示方式,全面弘扬蒙古马精神、展示内蒙古形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磊 摄
全景式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作为自治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以蒙古马精神为立意,折射出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砺奋进、追求文明进步的伟大历程,歌颂了马背民族开放包容、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磊摄
在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蒙古马”国际驯马大赛上,选手在驯马比赛中。8月18日,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盛大开幕,以论坛讲座、赛事活动、展览展示、主题活动等方式,集中展现了草原人民“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于涛摄
6月29日,中国·内蒙古马赛暨第六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在呼和浩特市呼和塔拉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中心举行,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展现了内蒙古特色以及草原文化理念,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建荃 摄
弘扬蒙古马精神展览,通过文艺精品、创意设计作品等,带给公众艺术的享受,精神的鼓舞。全面弘扬蒙古马精神,展示内蒙古形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鹏 摄
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随处可见的“蒙古马”赚足了关注度。皮雕画上的马、刺绣作品上的马、以马为素材建造的建筑物微缩模型……内蒙古借着文博会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蒙古马,读懂蒙古马精神。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涛 摄
市民在内蒙古新华书店翻阅“弘扬蒙古马精神”系列丛书。
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充分发挥自治区马业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今年4月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有关单位分别就“弘扬蒙古马精神”系列丛书、主题声乐·器乐·歌舞合辑、艺术明信片进行创作设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晓博 摄
在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蒙古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蒙古马是“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代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2019年,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又强调“希望内蒙古的同志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蒙古马精神,代表着草原儿女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赋予了草原儿女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中,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极大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既是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嘱托,也是我区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
回首过去,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从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奋力追赶,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有了沧桑巨变,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今天的内蒙古,已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立足现在,我区正处于发展跨越关口的攻关期和调整转型的关键期,面临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要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困难问题,拼的是信念、意志、斗争精神,各级党员干部还需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突破困境,做蒙古马精神的真正实践者。
展望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使其焕发出推动我区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扬蹄千骥伴,昂首百川鸣。让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马不停蹄、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书写更加精彩的内蒙古故事。(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振南)
【责任编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