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蒙古民族送迎火神的日子。1月28日晚,在呼和浩特市蒙亮民族风情园,一场传统的蒙古族祭火活动举行。
点火
熊熊燃烧的篝火
跳起欢快的安代舞
祭火,俗称“祭灶”,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习俗。尽管天气寒冷,可丝毫没有抵挡住市民们的热情,蒙古族、汉族的市民们自发地来到蒙亮民族风情园参加祭火祈福,蒙古族家庭还穿上了民族服装、节日盛装。
全家动手制作祭火福饭
活动现场,市民们有的全家动手制作祭火福饭,有的在现场合影留念。
当祭品摆放好,火把点燃、蒙古语祝祷词念诵,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安代舞跳起,马头琴声响起,市民们围转着篝火,将手中的羊胸叉、果条、糖果、酒等祭祀品不断投入火中,使火燃烧得更加兴旺,表达着对过去一年丰硕成果的庆祝和对来年的六畜兴旺、风调雨顺的美好期望。
市民围绕篝火跳舞
市民贾先生一家也驱车从赛罕区赶到了现场,贾先生说,妻子是蒙古族,自己也深受蒙古族文化感染,专程带着妻子和孩子来这里祭火祈福,也为让孩子能够从小接触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带孩子来领略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此次小年夜祭火活动,由呼和浩特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蒙亮巴音浩日娲餐饮公司承办,旨在通过祭火活动,展示蒙古族传统习俗和蒙古族饮食文化,传承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文化。
原文链接:http://travel.nmgnews.com.cn/system/2019/01/29/01264500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