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大美新疆伊宁!

来源:民族行 作者:      2017-05-01

  呃,这里需要给不太了解的朋友们科普一下,我们平时所说的“新疆伊犁”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治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单位,自治区地域辽阔,民族结构复杂,管理起来肯定不像我们的“省、市”这样单纯,而划定自治州则有助于在少数民族群体内进行与其民俗、信仰相适应的治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居民中哈萨克族占的比例很大,社区规划和社会管辖都有很浓重的哈萨克族特色,比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要庆祝和放假,奶疙瘩、奶茶等乳制品会有专门的部门来监督和调节价格等,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们,以及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汉人,也在柴米油盐中与哈萨克族形成了很好的磨合,不过整个社会大环境还是以哈萨克族的习俗为主。而“伊宁市”则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行政中心,级别基本相当于地级市,但有时一些管理运作模式又有些像省会,不管怎么说,伊宁是这一片地区最繁华的所在了。

 

 

 

 

  这里日落很晚,于是大家都睡得也很晚,而日出只是比内陆稍晚了一点儿,于是我们没有睬它,自顾自地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轮流负责早饭的小伙伴们总是11一点之后才敲着楼梯扶手呼唤大家吃饭。我睡地下室的一个房间,自带空调一般地凉爽,没事的时候愈发不愿起床,有时就提前把食物在床头备好,早晨侧侧身就能拿到。

 

  这里星空晴朗,晚风也凉快,于是大家都很喜欢坐在院子里,聊天,调情,弹琴,唱歌。长凳旁边紧挨向日葵的地方会有许多蚊子,有人扑腾着拍打蚊子,有人拿着驱蚊液到处喷,不过没有人愿意离开。

 

 

  这里的水果和烤肉都美味又便宜,各种葡萄,各种瓜,一把一把烤的新鲜羊肉串,新出炉烫手的馕。我突然觉得,有时拼命进步翻新的厨艺,是为了弥补食材的苍白,最好的食材,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花样。

 

 

 

 

  朋友在做薰衣草系列特产的生意,晚上时常在大阳台上打包写快递单,周围会围上一群看货和看热闹的人,以及做他“下家”为自己赚点旅费的人,人最多的时候,最外圈的人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情况,跳起来也看不到。

  他每次跑出去拉一车货回来两天卖完,干活一个顶仨,说话比店长管用,周围捣乱的熊孩子看到他会自觉离开院子,我到伊犁的时候他就已经形成这种状态了,至于怎么做到的我到最后也没看懂。他离开的时候整栋楼的人跑出来送,做义工能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期间有个哈萨克族大哥端了杯卡瓦斯坐到旁边,用还有些蹩脚的汉语跟大家比比划划地聊了起来,串店老板过来收了钱,跟我们说吃好喝好之后把东西放在那里就好,太晚了,他要锁门回家睡觉了。于是最后我们就那样把他家的桌子凳子,烤肉钢签,卡瓦斯杯子扔在了大街上,他第二天来开门的时候再收回去就是,什么都不会发生。

  这不是治安水平,这是人心。

 

  在伊宁的日子,就是每天睡到中午,吃个床头早餐或去对面早餐店喝碗奶茶吃些饼和小菜。这里的早餐店是自取式,取的时候没有人理你,吃完了,招呼服务员过来,然后跟他说你刚刚吃了什么,现场算账现场付钱,他完全不会质疑你说的,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多少就是多少,而桌子上的空盘子对饼的数量和种类没有任何作证能力。第一次知道这个规矩的时候我在惊讶之余顿生感动,又联想起放心地让我们把桌子扔在大街上的串店老板,觉得这般单纯的信任美好而难得。看看身边高鼻深眸的哈萨克族人,突然觉得这种美好其实来自于信仰啊,他们不吃死的动物,不对客人的食材和用品做手脚,不欺瞒不怀疑,是因为心头有一个神明,就像有一盏明灯。

 

 

 

  附近小巷子有冰激凌店,卖冰激凌的是美丽的哈萨克族少女,看起来才十五六岁的样子,睫毛密密长长像羽扇,双目灿若星斗,眉毛弯弯的,完美的鹅蛋脸,额头饱满鼻梁秀挺,笑起来的时候,好像这世间所有阴霾都散开了,她一手端着高脚甜品杯一手拿着挖球器,问我要什么口味。前两次我把草莓、青苹果、核桃、奶油、牛奶、巧克力味都尝了一遍,后来去的时候就只要牛奶味,很多时候最喜欢的还都是最纯粹的味道。不过其实核桃味的很难得,里面打了细细密密的核桃蓉,很正的核桃香。有一次去姑娘没有零钱找,就暂且记下,下次去的时候跟她说,上次还欠了一块钱没有找,姑娘点头,然后一起找回,嘻嘻地笑,可爱得无以复加。

 

 

 

  路边到处都是卖瓜的,西瓜又大又重,极脆,极甜,刀子碰上去就炸开了,然后要满楼跑着喊人来吃西瓜,大家吃的时候都不说话,吸溜吸溜地,不过还是会有许多汁水流到下巴上,手肘上和衣服上。哈密瓜的话,切开了要赶快吃,不然会招蜜蜂来,丢掉的瓜子要盖好,不然也会招蜜蜂。伊丽莎白瓜,有的姑娘还是会秀气地切开来吃,但是时间久了,大家都是洗干净就直接啃的,像吃苹果那样。削皮?品种不好的才需要削皮。甜瓜呢?当然更是要啃的了,不过不是啃一个,我们一般都是一盆一盆地啃。

  还有葡萄,我不知道那些葡萄叫什么,好像有人跟我讲过,不过名字太怪,都忘记了。有比较常见的紫色大葡萄,需要吐皮,我是不喜欢的。同样紫色的还有一种小小圆圆的,可以吐皮也可以不吐,很甜,汁水粘得能把手指粘住。有种我没怎么见过的葡萄,长椭圆型,大部分是浅绿色的,但是快要到顶端的时候突然冒出紫红来,偏酸,果肉很结实,咬下去的时候会有“噗”地一声,浓重的果香味。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种绿色的小葡萄,有的有籽有的无籽,清甜爽口,水润,微酸,而且皮近乎无物,可以接连不断地吃下去,吃到葡萄汁要从喉咙漾出来,吃到整个人都要变成一颗大葡萄,然后太阳看到你,会想要一口吃掉。

 

  如果在路边遇到一炉刚刚烤好的馕,那是最好的了,哈萨克族小伙儿赤裸着精壮的上身挥舞着大火钩,他会把一个个圆圆的馕从斜放的铁板顶端滑下来,有大而薄的,也有圆鼓鼓中间有个洞的。抓起一个馕来,脆硬的外皮烫手得很,想趁热滚滚的香气咬下去又很烫嘴,裹着浓郁香味的蒸汽会从破口里涌出来烫鼻子,于是只好在大街上手舞足蹈,满头大汗地挣扎着啃,面部扭曲得像一只猴子,不过路人不会对此表示奇怪,因为他们每天都可以见到因为贪嘴而形象尽失在街上啃热馕的人。

  还有烤羊肉串哦!来之前就听说这里的羊肉两块钱一串,还是新鲜大串的,可以对着星星就着卡瓦斯吃到地老天荒,不过在进入旅游旺季之后涨价了,喜乐拽着我连问了好几个摊都是三块钱。不过三块啊!只要不是在牧区的,你在你所在的城市找出一串三块钱的羊肉我看看?如果找到了,你确定那是羊肉么?嘿嘿嘿嘿……

 

  羊肉还真是肥的好吃,不过要新鲜,要刚烤好,表面还是脆的那种,烤得要嫩,这样会保留下一点点甜味儿。如果摊位前坐不下,可以先把肉串拿走,吃完了再把签子送回来,烤肉的小伙儿大叔们只顾着跳舞。

  薰衣草蜂蜜呢,其实闻起来薰衣草味并不重,但是如果你用舌头舔它一下的话,会感觉有许多薰衣草小花在舌头上开放,连呼吸都会变成蓝紫色的。新鲜纯净的蜜是不会吃腻的,蜜的甜不同于糖,它有爽口的清凉感,甜而不腻,浓而不稠,我带了一瓶回家,爸爸说吃起来像他小时候上山去偷吃的蜂蜜,当年为了这种味道没少挨蛰。

  在往返的路上,在路边看到买各种瓜果的,有时会蹲在路边吃完,有时会带回去。有一次遇到了鲜花生,买了一大包带回去。

  嗯,突然发现,我还真的是在用食物串联在伊宁的日子,真是没出息呢。不过食物在我心里的地位确实可以高到这种程度,食物是欢乐,是温暖,是动力,是爱。

 

 

【责任编辑:尔玉】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