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蒙古第一宴”诈马宴

来源:新浪内蒙古 作者:      2017-04-03

 

  “蒙古宴饮第一宴”

  元朝实行两都巡游制,每年春季,皇帝带领大批属僚从大都(今北京)北上上都,理政、避暑、祭祀。期间大摆宴席,招待宗王大臣等,这种宴会称作“诈马宴”也称“质孙宴”。“质孙”蒙古语“颜色”之意。诈马宴是容宴饮、歌舞、游戏、竞技于一体的“内廷大宴”。赴宴者着质孙服,一日一换,颜色一致。元代诗人杨允孚曾作诗描述此宴,记载了它的隆重、豪华和气派,可以说质孙宴是“蒙古宴饮第一宴”。

  

  蒙古宴饮第一宴

  诈马,蒙古语意为去除毛发的家畜,是一种分食整羊整牛的传统名词。诈马宴被誉为蒙古族的第一宴,是蒙古族的满汉全席。据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录》中记载,蒙古食谱中最为贵重的膳食是整牛、整羊宴席蒙古人统称诈马宴。这种席面是蒙古庆典中较为隆重的宴席。根据《历史上蒙古族的诈马宴》一文记述,

  诈马宴是古代蒙古民族最为隆重的宫廷宴会,是融宴饮、歌舞、游戏和竞技于一体的娱乐形式。滥觞诈马宴,又称质孙宴,它是大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内廷大宴。质孙是蒙古语颜色的音译。因为质孙宴是众多宴会中最为盛大的一种,所以赴宴者必须穿戴质孙服,故称质孙宴。诈马宴是宫廷最高规格的食飨,它的宗旨是:纵情娱乐,增强最高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它有适宜的地点、固定的场所,对赴宴者的身份、服饰均有严格的规定。

  

  蒙古宴饮第一宴

  这种大宴展示出蒙古王公重武备、重衣饰、重宴觞的习俗,较之宋皇帝寿筵气派更大,欢宴三日,不醉不休。赴宴者穿的质孙服每年都由工匠专制,皇帝还常给大臣赏赐,得到者莫大光荣。有时在筵宴上也商议军国大事。

  据《蒙古食谱》一书记载,在蒙古族历史上,喜庆大典或者隆重祭祀,都要摆诈马宴,它是蒙古全羊席之一种,全称叫绵羯羊整羊诈马宴。又说,制作诈马宴时,以蒙古族人宰杀羊的传统方法为好,把整羊用开水煺毛,剖开胸膛部位,去掉内脏,清理干净,用盐和五香调料腌制腹腔内,然后将开膛处缝好,放入有盖的大海锅或者特制的烤炉中蒸制或者烤制。上席前要弃其角、直肠、四蹄,再用大木盘或者大铜盘把整羊做成站立式或者卧式上席摆宴。羊头朝主客(一般是年高的长者)献于席面上。

  

  蒙古宴饮第一宴

  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习俗,尚要在诈马四蹄上穿银制蹄子,头上饰以银制字形印牌,以示喜庆吉祥。蒙古扎马宴一般用羯羊(即成年蒙古大尾羊,古代则用二岁羯羊);如以山羊诈马,有其特殊意义。在阿拉善的重大宴席上,旧时尚有牛、马、驼大畜。总之,5种家畜皆可摆席。清末,在蒙古一带,亦使用猪仔(即当年小猪)作诈马,即喀喇沁烤猪,蒙古人自己说是“猪的诈马宴”。

  

  隆重的宫廷宴会

  蒙古人吃供诈马宴的礼俗是:把诈马献于宴席前,保儿赤(伙夫)右手持银制蒙古刀,左手拿洁白的餐巾,单腿跪立,敬候主人贺词。当最后听到主人说全羊上席,保儿赤才把全羊诈马献于席上。此时席间专职诈马师(能够切割分解诈马肉,使之厚薄均等、大小相同、外形美观,并且能够善词祭洒诈马肉、尊酒礼仪者)将献盘(木制或者铜制大盘)举过头顶,使蒙古刀刃朝自己,准备切割诈马。在听一段主任赞词,当主人说:现在开始举献全羊!诈马师又一次举盘于头顶,将诈马头朝主宾客席摆好。

 

  蒙古宴饮第一宴

  古代分享诈马宴的尊九礼仪为:

  洒第一块诈马肉祭天:朝蒙古包上方洒去,表示敬天;

  洒第二块诈马肉祭地:放入包内炉火中;

  洒第三块诈马肉供神:放在神前;

  洒第五块诈马肉吃供:请主客品尝;

  洒第六块诈马肉供山神、树神:存放于神前,等候主任挂在供奉的神树枝上;

  洒第八块诈马肉祭水神:主任扔进河泊中;

  洒第九块诈马肉奉可汗:即成吉思汗,放在神龛前。

 

蒙古宴饮第一宴

  诈马礼仪程序如下:

  第一, 在诈马头上刻划吉祥符号,然后把诈马头仰起,乘举献姿态;

  第二, 先将诈马两肢前臂内关节切割少许,把诈马做成跪式姿态;

  第三, 将诈马后颈(第一颈骨),把诈马做成低头叩拜姿态;

  第四, 将诈马后两肢骨关节切割少许,把诈马做成卧式姿态;

  第五, 在一次举献,把诈马扶起,乘站立姿态;

  第六, 再把诈马做成跪拜姿态;

  第七, 取诈马左腰脊肉羊尾以及全身之德吉,祭洒九方位

  第八, 向至尊的圆形大酒局献酒34块肋骨、24块腰肌骨、28块前肢肉,向尊严的十六衙 门等一律以尊九数献洒各方;

  第九, 以最美好的祝词开始,把诈马做成各种举献姿态。 这9种礼仪均有特定的吉祥含意。

  

  蒙古宴饮第一宴

  诈马宴共有3种形式,第一种叫作至尊诈马,适合25人的高档宴会,此种宴会以蒙古宫廷的分桌餐式,席间配有蒙古歌舞以及烤全羊。第二种叫金帐诈马,适合50-150人的大型商务宴会,此宴会以分餐就食,席间配有大型歌舞、游戏、娱乐等活动,并且配有金顶全牛。第三种叫吉祥诈马,适合100-300人的大型旅游团队和会议,此宴会以自助形式就食,席间配有歌舞表演、互动游戏活动,并且配有金顶全牛。

   

  古代分享诈马宴的尊九礼仪

  诈马宴共分7个部分:一、金帐迎宾。重点表现的是主人应可得隆重礼仪。二、千官质孙。按照蒙古宫廷大宴的传统习惯,赴宴者要在外厅更换质孙服,以示尊贵。三、诸王入宴。来宾入场,届时将推出金顶全牛开宴仪式,展现800年草原饮食文化的精髓,追忆那似水流年的历史情愫。四,祈福求祥。金杯斟酒带给远方客人最深切的祝福。五,御膳珍肴。古老的蒙古八珍上席。六,可汗赐福。草原上有盛宴后分享美食的习俗,在客人即将离去的时候,将功勋羊腿让客人带走,以此来寓意把欢乐与祝福分享给更多的亲人和朋友。七,盛宴惜别。主人送别客人时,敬献上马酒,老额吉扬鲜奶祈福平安,请远方的客人喝一杯承载草原人民无限深情祝福的蒙古黄金茶。

  

  古代分享诈马宴的尊九礼仪

  诈马宴最后一个环节是盛宴惜别,舞台上的演员们开始合唱《上马酒唱》,宾客们常蒙古黄金茶吃水果。用来泡黄金茶的是黄芹,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蒙古草原的广大地区。据史料记载,黄金茶具有生津止渴、降温解暑、降低血脂的医疗功效,因其口味甘醇甜美、色泽金黄,故得名黄金茶。

  

  盛宴惜别

  整台诈马宴长达2个小时,蒙古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尽现其中,令人回味无穷。 诈马宴 这是元代宫廷“衣宴”。 元朝实行两都制,每年春季,皇帝带领大批属僚从大都(今北京)到上都(今锡蒙正蓝旗境内)理政、避暑、祭祀等活动,期间大摆宴席,招待宗王大臣侍人等,这种宴会称作“诈马宴”,也称“质孙宴”,意思是“一色衣”。欢宴三日,不醉不休,赴宴者穿着质孙服,一日一换,颜色一致。 结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及营养搭配,对这套昔日宫廷历史名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研发,掀开了古老蒙古筵饮文化传奇,领略草原之美。

   

  盛宴惜别

【责任编辑:天边】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