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盟为八方游客烹制出一道道精美的文化盛宴。闫琛琛摄
“这里太美、太刺激了,浩瀚的大漠风光让人震撼,惊险的沙漠冲浪动人心魄,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人如痴如醉!在阿拉善旅游将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提起刚刚结束的阿拉善之行,山东游客谢美蓉意犹未尽。8月的阿拉善天高云淡、气象万千,“苍天圣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阿拉善最美季节的到来,第七届中国·阿拉善文化旅游节启幕在即,“苍天圣地”即将迎来人气最旺的黄金旅游季。赏美景、品美食、阅风情,来自国内外的八方游客将在巍巍贺兰登高畅游,在雄浑大漠纵情驰骋,于金色胡杨林里悠然漫步,在歌舞海洋中感受人文魅力。得益于前六届中国·阿拉善文化旅游节的积累和沉淀,“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愈发响亮。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使阿拉善旅游魅力大增,更使阿拉善文化声名远播。记者从盟旅游局获悉,今年以来,我盟旅游市场格外红火,以阿拉善文化为内核的节会及旅游项目、活动人气渐旺,吸引力、参与度持续提高。截至7月末,全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3.3万人次,旅游总收达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8%。
文旅融合联奏魅力乐章
“精美的舞台布景和动人的曲目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内蒙古首部音乐剧,《阿拉善传奇》上演以来,备受本地居民和国内外游客好评。该剧将胡杨、大漠、居延海、戈壁奇石、岩画、骆驼等阿拉善特色文化元素有机融汇,与剧情巧妙串联,将阿拉善人文与自然符号贯穿始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近年来,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盟不断挖掘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出一批特色浓郁、主题突出、内容精彩的文化盛宴,先后创作了《天赐阿拉善》《阿拉腾陶来》《巴丹吉林之夜》等一大批民族歌舞剧,让前来阿拉善旅游的中外游客一饱眼福;举办了“阿旺丹德尔杯”“苍天的驼羔”“奶祭杯”等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诗歌大赛,保护和传承了阿拉善长调民歌、阿拉善仿古地毯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精心策划、广受欢迎的文化活动在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融合中日渐活跃,成为“苍天圣地阿拉善”扬名、聚人、提气的助推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是给予了旅游多彩的生命。在挖掘、弘扬民族文化的进程中,我盟始终坚持突出民族特色,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持续巩固提升民族文化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各类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活动平台,全面展示、传播我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使“苍天圣地阿拉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节庆盛宴点亮“苍天圣地”
“我在中国参加过两次中蒙国际观赏石宝玉石博览会,我知道中国人喜欢什么样的石头,今年也会特意带来给中国的朋友。”日前,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的奇石商人巴图巴依尔告诉记者,他来阿拉善可不仅仅是做生意。在他看来,每年的阿拉善文化旅游节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向中国游客展示蒙古国独特的文化与物产、广交阿拉善朋友也是他同样看重的事。
近年来,我盟紧紧围绕“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策划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远眺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近看好似波光熠熠的鱼鳞;身处其中,行车就像在波涛中颠簸的一叶小舟……这就是上帝画下的曲线,太美了!”近年来,得益于节会活动巨大的宣传效应,浩瀚壮美的巴丹吉林沙漠美名远播国内外,一批又一批的国内外游人慕名而来,领略浩瀚大漠的神奇与瑰丽,感受多姿多彩的阿拉善民族风情。自2005年起,阿右旗每年9月下旬都举办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如今,该旅游节不仅成为自治区著名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同时也在中国节庆创新论坛暨2011中国品牌节上被评为“中国最富国际盛名主题旅游节”。
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展示地方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阿拉善各种特色节庆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已渐成规模。从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到“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骆驼那达慕、卫拉特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的系列节庆活动各展英姿,让“苍天圣地阿拉善”活力四射、熠熠生辉。
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为推动阿拉善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盟深入探究阿拉善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围绕“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目标,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统揽,不断做大做强“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积极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全域全面规划,多点多极支撑,形成规模集群效应。我盟积极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把散落的“明珠”串联起来,壮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体系、培育旅游品牌,一系列“旅游菜肴”开始烹制:自治区重点文旅项目——越野e族梦想汽车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总规已上报自治区旅游局等待终评;盟级重点项目胡杨林旅游区、大漠胡杨旅游区、定远营-营盘山-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相继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7825万元;通湖、天鹅湖、福因寺等其它9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也已陆续开工,目前正加紧建设。胡杨林景区为适应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游客,率先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施胡杨林智慧景区建设工程,建成了智慧旅游展厅、电子沙盘、数字拼接大屏、全景区可视化监控指挥中心等,成为阿拉善第一家旅游智慧景区。通湖草原旅游景区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软件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娱乐项目,逐步形成了以大漠绿洲休闲运动为主的时尚性、民族性旅游度假区,让游客在景区充分享受到旅游的快乐……
随着项目规划和建设的逐步深入,阿拉善文化旅游融合找准了平台,“苍天圣地阿拉善”多彩绽放,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责任编辑:北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