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仓央嘉措:佛和爱都是一场自由的修行

来源:凯风内蒙古 作者:博学      2016-03-15

  他是雪域最大的王,却想做世间最美的情郎。身在布达拉宫,却宁愿流浪在拉萨街头。世人尊他为转世灵童,他却偏用诗书感动后人。他的一生或许纠结和无奈,命运加之于他的是枷锁,他想要的是自由。

  仓央嘉措原本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家农民家中,本可以像所有普通人一般娶妻生子度过一生。只是谁都不知道,有一天会有人找上门来,说他是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转世。他的父母可能还会觉得这是莫大的荣幸,带着对佛的虔诚将他交于桑结嘉措。那一年,他14岁。转世,不过是桑结嘉措一时应付康熙皇帝的说辞。却把这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短暂的一生都禁锢在囹圄中。

 

  仓央嘉措对着青灯,想起邻家的女孩。眼前,是满桌的经卷和他心中的佛。这种强加的身份,却无法摆脱。他在殿堂中只是不愿做傀儡,礼佛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为父母祈祷平安,为苍生祈祷幸福,为自己祈祷无法得到的爱情。往往,现实中不幸福,人才会想着换一种身份生活。在佛面前,在诗里面他才是自由的。冲破布达拉宫,他去偷偷寻找诗中的姑娘,去寻找以前的誓言。书和路,这是种循环的生活,也是他心中仅存的美好。

  桑结嘉措,五世达赖的亲信弟子,或许他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与拉藏汗(藏王)争权夺利,下毒不成最终被处死。而仓央嘉措作为达赖,也在劫难逃。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事发后,康熙帝准奏,并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仓央嘉措因病去世。对于这个有争议的达赖,历史只记录在此。

  几百年后,因为电影《非诚勿扰》中的一首《见与不见》,仓央嘉措重新被人们所熟知。而那首诗并不是仓央嘉措所作,这仅仅是个美丽的误会。这个误会使得多少痴男怨女重读关于仓央嘉措的一切,包括那些写在雪域最动人诗篇。

  也许仓央嘉措并不是被过度消费,“仓央嘉措热”的在于今人或多或少对自由渴求的共鸣。

  史册中或许他没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从来没有想去叱咤风云。他只想做回原本的自己,流浪在草原 ,行走在江湖。携同他的所爱,去尽情自由。

  世间哪得双全法,方能不负佛祖不负卿?不肯辜负心中崇敬的神明,不愿放弃心中绚烂的华年。佛和爱,倾尽了他一生的惦念,用尽了他一世的修行。一种自由,两处所在:天上和人间……

  

【责任编辑:彩虹】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