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优秀童谣征集传唱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作者:      2018-11-15

  童谣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具有任何动画、玩具不可替代的作用。童谣生动活泼、易懂易记,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优秀的文化,而且蕴含着良好的道德观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当前,2018年优秀童谣征集传唱活动正在进行中,呼和浩特市童谣创作及传唱有哪些亮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优秀童谣MV在网上热传

  孩子们从小背诵一些童谣,能使他们在童谣的童真、童趣、梦想中成长,对于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有利。

  最近一段时间,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拍摄的童谣MV在网上流传开来,得到好评,全市小学的学生及家长迅速观看学唱起来。童谣MV中,一个稚嫩的女童唱着:“一个字,真巧妙。下为子,上为者。寓意美,品格高。上下组合读作孝。父母恩,应知晓,尊老爱幼很重要。立厚德,传孝道,德之根本记牢靠。”生动丰富的画面,稚嫩淳朴的童声,优美干净的配乐,让这首童谣朗朗上口,一时间点赞传唱者无数。

  据介绍,这首童谣是赛罕区文明办根据近期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门《关于表彰全国第七届优秀童谣推荐作品和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文明办〔2018〕13号)文件精神,为加大优秀童谣推广传唱力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由赛罕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积极牵头,区文联率先组织谱曲创作,赛罕区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张庆和义务谱曲创作的童谣歌曲《孝字歌》。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在此基础上,通过前期精心策划和准备,将童谣歌曲《孝字歌》进行编排,以校园生活为载体,拍摄制作了以“弘扬孝道美德爱满和美校园”为主题的童谣MV。

  童谣MV制作成功后,立即在网络中热传,网友评论,这首童谣健康向上、短小明快、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准确地表现了孩子纯真、质朴的美好心灵,易于理解、易于传唱。

  童谣创作引导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已经组织开展了多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在全市广大未成年人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产生了一批批充满时代特色、体现童心童趣、朗朗上口的优秀童谣,对于倡导以孝敬、文明、友善、诚信、爱国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经各地推荐上报,有关专家评审,《上学歌》《元宵乐》《爱护环境靠大家》等30多首童谣纷纷获奖,成为优秀童谣的示范。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获奖的童谣:

  上学歌

  东风吹,树儿新,我背书包上学勤。

  妈妈给我一个吻,我还妈妈一百分。

  文明市民

  学生少玩游戏机,上课认真听好课;

  公交车上懂礼貌,要给长辈让个座;

  孝顺父母要做到,捶捶背来洗洗碗;

  社交礼仪要记牢,交通安全心中挂;

  节约使用塑料袋,诚信善良做好事;

  横平竖直写汉字,刻苦学习门门优;

  不踩草坪不摘花,保护环境爱我家;

  切莫胡乱扔垃圾,发现纸屑拾起它;

  做好城市守护者,世界将会更美好!

  小单车

  小小单车有名气,人人都爱骑一骑。

  随时随地扫一扫,即刻出发好神奇。

  新型环保小卫士,经济发展来出力。

  共建美好大家庭,科技创新了不起。

  ……

  这些深入生活、健康向上、易于传唱的童谣创作来自于社会各界,词作者有学生、市文联专职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踊跃投稿,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童谣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用健康的文化产品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深入。

  小小童谣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一个教室中传出优美的歌声,这是音乐老师在教二年级的孩子们学唱童谣。音乐老师许老师告诉记者:“不论你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谣都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和许多美好的回忆。”

  多次参与优秀童谣评选的市文联作家郝建新说:“好的童谣有利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童谣往往具有评判、价值判断的功能,对好的事物进行褒奖,对坏的事物进行讽刺。好童谣的传唱有利于将价值观念融入到孩子的内心,它的褒贬功能有利于孩子是非辨别能力的锻炼。因为童谣的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比教科书上的说教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如何去分辨、去评判,这也许就是早期的快乐教学了。”

  童谣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也很多样,很多童谣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总结归纳,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和生存智慧。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很多童谣里沾染了世俗的东西,所谓的“灰色童谣”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让孩子们既能在传唱童谣中增长知识,分享快乐,又让他们不受到黄色、暴力等内容的侵害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

  大学东路小学的一位陈姓家长说:“优秀童谣的传唱不但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童谣中健康成长,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些关注我市童谣创作的热心市民纷纷网络留言:这些童谣让他们回忆起儿时的很多美好时光,让孩子们多学学,很有意义。有的还发布了一些很好的童谣与大家一起分享。还有很多孩子留言,通过传唱优秀童谣,他们学会了感恩……

  呼和浩特市深入开展推动优秀童谣传唱活动

  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的优秀童谣征集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联合开展。为把富于时代气息和本地特色的优秀童谣选送上来,市文明办向各地区转发文件后,通过媒体进行了宣传,公布了童谣创作要求和活动开展步骤,提倡广大教师、家长和儿童文学作家,特别是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编或收集、整理一些充满时代气息,体现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表现童心童趣,健康向上、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的优秀作品。

  从今年6月份开始,呼和浩特市宣传、发动,各旗县区相继报送了一批童谣作品。投稿者的身份显示,干部、教师、学生踊跃参与,一些退休人员也纷纷加入。有的作品是新近创作的,也有一直关注并投身于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将多年来的获奖作品无私奉献出来的(获奖童谣的版权、使用权最终归主办单位所有)。最多的投稿者一人报送了25首内容不同,适宜各年龄段少年儿童传唱的童谣。市文明办最终从54份稿件中精心选送了十余首童谣上报。11月,教育部门将组织各地中小学生进行网络投票、优秀童谣传唱和展演等活动,引领未成年人在参与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远离“灰色童谣”,健康成长。

  原文链接: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8/11/15/01260129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