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巫言”到“聂隐娘” 探秘朱天文的文学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12/12

  初冬的北京,天气有些阴冷。12月初的一个下午,著名女作家朱天文在采访间,等待媒体提问——不久前,她刚刚被推选为2018年度“21大学生世界华语文学盛典”致敬文学人物。   她是作家,也是编剧。出生在一个与文学有着密切渊源的家庭,办过杂志和书坊,也创作了数十部作品……将这些捋顺,也许才能更好地了...

徐里:革新图强开创美术事业新局面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2/11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   (雕塑)潘 鹤 世纪三峡(油画)   王晓愚 人到中年(连环画)   尤劲东 “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四校联合公益设计项目(环艺)   中央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眸...

年轻有为的红军政委——陈海松

来源:新华社   2018/12/10

陈海松   秋天的大别山,层林尽染。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黄站镇黄站村,重建的陈海松故居刚刚完工。黄站村支部书记邓业启说,未来计划将故居打造成红色景点和烈士纪念设施,在故居内布置展厅,以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形式展示陈海松烈士的革命事迹,让年轻人铭记先烈,珍惜幸福,传承革命精神。   陈海松,1914...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访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12/09

人心齐(篆刻) 刘江 《人心齐》边款   印传东汉今犹在,社结西泠久且长。   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西麓,有一座已经百年的古建筑,牌匾上镌刻着“西泠印社”四个字。这里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百年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山水之间的西泠印社犹如镶嵌在西湖的一颗...

书法、经典与能动的日常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8/12/09

  第一次看王振写字,是五年前。酒后,初冬的下午。印象中空气里有冬天的午后阳光。王振写得入神。沉醉中,有某些根于书法又溢出其外的东西。   渐失其实用功能的当代书法与日常生活的远离,是不得已的解放。由此而来的艺术上的纯粹和自由,更像是一种放逐。离开真实世界的具体关切的滋养,书法之美极易流于人为的做...

潘公凯:我不赞成“潘天寿学派”的提法

来源:美术报   2018/12/07

  童中焘:如何正确理解潘天寿   ——潘公凯答学生问   问:不久前在宁波美术馆举办了“浙东之光——馆藏甬籍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及研讨会,在研讨会中有专家提出了建立“潘天寿学派”的主张,并在美术报和中国文化报上发表了长文。此事也引起了一点争论。我们想听听潘先生的看法。   答:宁波的研讨...

鱼皮上“画”出十余载传承路

来源:新浪收藏   2018/12/06

  12月3日,张琳在哈尔滨轻工业学校讲授鱼皮画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是我国赫哲族传统手工艺术。作为这项技艺的黑龙江省级传承人,十余年来,张琳一直从事鱼皮画的研究和创作,并通过做推广、开讲座、办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这一传统手工艺,将这项濒临失传的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孟浩然为何一生未入仕?散漫任性 情商不高

来源:广州日报   2018/12/0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春晓》是多么清新明快!但这位盛唐时期与王维并称的山水田园诗人,一生过得并不惬怀。少年英才的他,本有鸿鹄之志,曾写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想入朝为官、济世安民的意愿,可惜的是,终其一生,孟浩然只是一介布...

父子两代接力收藏整理文物赠予高校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12/04

部分藏品展示 马芙蓉 摄   12月3日,武汉大学人文资深教授冯天瑜兄弟将一大批冯氏珍藏文物及艺术品捐赠给武汉大学,90多件藏品现场对外展出。   这些展品由冯天瑜与其兄冯天瑾所赠,主要包括冯氏两代人所收集的珍藏文物及艺术品,既有张大千的山水画作,也有欧阳中石的珍贵墨迹,还有冯氏父子与唐醉石等往...

于汗毛上刻字 微雕大师借微观世界展浩瀚中华文明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12/03

图为:微雕大师朱次元。 受访者供图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核舟记》中细致描绘了一件“核舟”微雕工艺品,相信其精巧、逼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浙江湖州,微雕大师朱次元竟能在直径约0.03毫米的汗毛上进行雕刻,精美绝伦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   据了解,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