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抗战写不朽的歌,为人民做“不朽的牛”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1/05/18

  《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牺牲74年了,他留下的“没尾巴牛”“半顶毡帽”等故事依然在内蒙古开鲁县流传。 位于开鲁县麦新纪念馆的麦新复原蜡像(左)。 位于开鲁县麦新纪念广场的麦新铜像。本报记者贺书琛摄   麦新镇、麦新村、麦新中心校……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有很多以“麦新”命名的地名。...

中共一大纪念馆7月1日前开馆

来源:新华网   2021/05/24

  新华社上海5月20日电(记者郭敬丹)记者从20日举行的中共上海市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备受瞩目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将于7月1日前开馆,届时将举行开馆仪式。   发布会介绍了上海市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要活动的十一项内容,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是其中之一。   2019年8月开工建设的中共一大...

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揭牌

来源:新华网   2021/05/18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18日电(徐红梅)5月18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正式揭牌,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同时拉开序幕。 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将承担内蒙古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研究、保护等重要职能,填补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专业研究机构的空白。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

我们一起学党史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1/05/17

5月16日,老师正在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的含义。当日,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及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了“奋斗百年路华电新征程”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职工家属一起参与。本报记者孟和朝鲁摄

黄河“几”字弯上的 交融史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1/05/13

  黄河“几”字弯的右上角,是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县境内黄河岸边的河口村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黄河从这里结束了它北上的征程,转而由北向南冲入黄土高原。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   诞生在托克托县双河镇海生不浪村黄河北岸台地上的海生不浪文化,是典型的黄河...

【镇馆之宝】库思老一世银币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1/05/13

  库思老一世银币正面。   库思老一世银币背面。   藏品:库思老一世银币。   年代:唐代。   质地:银器。   规格:直径2.9厘米。   特点:国家一级文物。 收藏:内蒙古博物院。   1965年,呼和浩特市坝口子古城修建水利工程时挖出了这枚银币,当时银币上面还有丝绸痕迹。考古人...

党史学习“活起来” 红色基因代代传

来源:通辽日报   2021/05/12

  通辽红军小学以“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校训,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中,通过师生一起学党史,统筹整合红色资源,开设红色课堂,开展“跟着电影学党史心里有话对党说”等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教学内容双融合,探索红色...

听乌兰牧骑老队员 讲党课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1/05/12

□本报记者巴依斯古楞摄影报道   近日,苏尼特右旗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来到乌兰牧骑老队员荷花老师家中,聆听老人讲述乌兰牧骑发展史,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党课。   “1957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初期只有9名队员。当时,哪里困难我们就去哪里,牧民的羊圈就是舞台。许多牧民一辈子没出过沙窝,没见过文艺...

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入围“2020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021/05/10

t 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入围。 t t坝顶遗址发掘区全景航拍图 t t祭坛内部航拍 t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20...

八旬老人以书画向党致敬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1/05/10

“组织号召每个党员都要为群众做一件以上的实事,本人年纪较大,做不了太大贡献,画一张公益宣传画在群里发表,不知是否妥当?望指教!”4月24日,通辽市科左后旗好来村老党员王耀向村党支部提交了一份书面申请。这份不足百字、一笔一划认真书写的申请书,表达着80岁老党员王耀对党的一片赤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