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让非遗“红火”起来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2023-02-13

兔年春节在喜乐的氛围中度过。若说春节期间“存在感”最强的是什么,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仁不让。春晚舞台上,民俗表演《我和爷爷踩高跷》将剪纸艺术、胶东花饽饽、海阳大秧歌、山东小调等独具齐鲁特色的非遗文化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舞台之下,山东各地非遗文化融入黄河大集、庙会灯会、视频直播中,为春节增添了一处处亮丽风景……春节与非遗相辅相成,共同绘就了兔年伊始的火红底色。

春节让非遗更红火。兔年春节旅游市场的火热,为非遗出圈再添一把火。2023年春节假期,山东共接待游客391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0.3亿元。乘上文旅市场“开门红”的东风,非遗在春节又火了一把。十笏园是潍坊当地非遗爱好者的固定打卡点,作为一处集保护、传承、交流于一体的非遗空间,春节期间,十笏园新春庙会参与人数达35.78万人次,拉动消费691.5万元,成为游客了解当地非遗项目的重要窗口。

互联网年味浓,让“云端”非遗也浸染了火红的气氛。春节期间,一位艺名“酸妮儿”的高跷演员“男扮女装”抛媚眼、撩裙子、捂嘴笑,登上微博热搜的同时,赢得了围观群众的广泛好评。“酸妮儿”所属的济南西关高跷队已有百余年历史,过去,他们带来的高跷表演是附近居民每年春节都会观摩的一项年俗艺术,今年春节,高跷队的直播几乎场场达到十万点赞,影响力已经借助短视频平台走出西关,走出了济南。

从另一角度看,非遗为春节增添了年味儿。农历腊月二十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如约而至。非遗年货大集、非遗工坊精品展等活动将非遗与年俗融合,摆放着年画、糖人的年货摊前,不少游客找回了童年的自我,寻得久违的年味儿。非遗的活化传承,正让文化与春节的结合更应景。孔府门前的“孔府雅集”上,传统布老虎为布偶兔子让出舞台;兔元素融入杨家埠木版年画、德州黑陶等传统非遗项目中,助力非遗产业在兔年再攀高峰。

事实上,春节是非遗推广的绝佳时机。春节本就是各大年俗文化的节日载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放眼全国,与春节有关的非遗项目更是多达200余个,舞龙、庙会、年画、剪纸,都是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也是旧时春节里丰盛年味儿的象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少人感慨“年味儿淡了”,归根结底,旧年俗失去了传统的生长土壤,又与新时代的气质不够吻合,一时找不到适合发展的载体与环境。如今,非遗作为年俗的载体,通过活化与创新的方式,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助力年味儿“回归”。非遗与年俗碰撞融合,让年俗从冰冷的文字中跳脱出来,在非遗传承人的手艺与绝活中变得生动鲜活。非遗展演精彩纷呈,热闹的非遗实践活动为人们带来了欢乐与喜庆,身处高楼大厦之间,也能感受到似曾相识的传统年味儿。

让非遗“红火”起来,始于一年之春,又不止于此。春节期间的红火景象验证了一条适合非遗的发展规律——传承过去,融入当下。告别春节,非遗传承与发展依旧前景广阔。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除了传承与研究,做好非遗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同样是关键一招。非遗传承有其得天独厚的情感优势,作为国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凝结了代代相传的工艺智慧与文化理念,是烟火气与人文气息并存的艺术形式。非遗走进千家万户,既代表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期盼,也是非遗传承在当下的新趋势。

 

【责任编辑:自然】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