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需要阳光和力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5

  童年之所以美妙,是因为我们想起童年,总是自然而然地把童年和成人世界相隔开来。童年仿佛是一个类似于桃花源的存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但童年总会消逝,孩子们总归要走向成熟,成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也绝不能仅仅是享受童年的梦幻,还应该教给他们直面世界的勇气,要给他们成长的阳光和力量。...

别让自我欺骗消耗幸福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5

  长期以来,自我欺骗这个概念仅仅被一些深刻的哲学家和潜心研究人文学的学者所关注。普通大众对这个概念一无所知。如果自我欺骗并没有触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本来无关痛痒。或许,“触及”这个词还不足以表述其重要性。自我欺骗实际上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它影响了哪些方面?它能在多...

彰显幼儿文学的独特魅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4

作者:肖存玉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刚刚出版的肖存玉《不一样的童年》,是一本幼儿文学三部曲,包括《冬冬的故事》《小队长老奇》《好好和他的奶奶》。肖存玉写幼儿文学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她写了儿子又写孙子,写了不同时境中两代人的长大与长乖。在仔细体察、体验、体悟之后,真正发现:这清清浅浅似流水...

行走在人生的更高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4

作者:俞敏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一书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记录心路历程的随笔集。书中倡导积极的生活理念:坚持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收获更加丰富的人生;旅行不单纯游山玩水,应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对社会现象多加思考,不能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时,他在书中鼓...

岁时里的“元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4

  新年第一天,是开始,也是漫长的告别。   时间一晃,又是新年。在北京过元旦是什么体验?可以去太庙祈福,可以去大钟寺敲钟,可以去世贸天阶看灯光,也可以去蓝色港湾倒计时。当然,如果不爱热闹,讨厌拥挤,在家宅着,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新年第一天的重视,由来已久。而“元旦”这个词,却最早见于南朝萧...

烧烤江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4

  扒一扒金庸小说里的美食,东西南北风味纷呈,其中的烧烤也令人大开眼界。所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历历可“烤”。计有猪、马、牛、羊、兔、獐、麂、熊、狼、鱼、蛙、鸡、鹰、野猪等等,汇总起来,当下所有的烧烤店统统望尘莫及。   江湖豪客浪迹天涯,刀尖过活,食无定时居无定所,往往果腹充饥就行,...

好奇与无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4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忙碌半生,却偏偏分辨不清楚山毛榉与榆树,也说不清画眉与乌鸦叫声的不同。这是人们因此常常抱怨的,记忆力退化、观察力缺失吗?其实不是,只是人们开始对身边的事物冷漠了下来,不愿意将自己的好奇投射在自己身边。   罗伯特·威尔逊·林德的文字简单,平易近人,用现在的话讲,很“家常”,...

记录当代诗歌的追求与梦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4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然而历来是热心写诗的人多,而热心评诗的人少。宋代诗人洪适早就说过:“好句联翩见未曾,品题今日欠钟嵘。”金代诗人元好问也曾发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的呼唤。进入现当代,这种局面仍未曾改观。翻开刘福春编撰的《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可以发现,所收录的诗人、诗集的数目比起诗评...

心灵被遮蔽的旅人没有归途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3

  一部蒙尘70年的书,再次爆火,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遮蔽的天空》对国内读者而言兴许有些“陌生”,但其实早在2006年,该书的上一个中文版本重庆出版社就出版过,名为《情陷撒哈拉》,但出版后,一直少人问津,很快绝版。   是因为时过境迁吗?时至今日,这部小说却在中国悄无声息地热了起来:在豆...

生死的智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3

  中国人历来不大愿意谈论生死,这大概源自儒家的影响。《论语》说“未知生,焉知死”,生的事情还没搞清楚,谈什么死?即便谈论生死问题,也流于感伤和宿命。如梁实秋在晚年感叹:“人一出生,死期已定,这是怎样的悲伤,我问天,天不语。”   最近读到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死亡线上的感悟》,书中对生死的态度...

2019年,多为自己储备些阳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3

  新的一年,必然经历种种。不管遇到多大的苦,心中都要有走过去的信念。可以痛,但不能沉湎于悲伤;可以难过,但风雨过后总有彩虹;可以艰难求索、夹缝生存,但初心不改总有壮志在我心。   时光悄然流逝,2018年的日子在时间的踩痕上一点一滴走过。踏着流逝的年华,忘了岁月的棱角如何划过我们的皮肤,留在我们...

悠悠土豆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3

  我生在北方,长在农村,对土豆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记忆深处,一进入金秋季节,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开始忙碌起来。我们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都在地里起土豆。大家弯下身子,拽紧土豆秧,使劲一拔,金灿灿的土豆就翻腾着滚出了地面。   那时,我只有七八岁,跟在大人后面,把土豆捡出来,装进麻袋里。干得累...

滋油饼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3

  北方冬天冷,易大油大肉,大吃大喝,仿佛唯此才能抵御风寒。   如今四季不缺肉,但有条件的乡人,还是愿意养口猪,天气冷了一杀,是为年猪。时代不同了,连猪都养尊处优,无需吃糠咽菜,无需出去找野食,天天玉米高粱管饱,不到霜降,身子已沉得迈不开步了。主人高兴啊,看猪腾腾吃食,吃完卧倒就睡,心里开始盘算...

母亲的手工鞋垫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3

  一到秋天,母亲便翻箱倒柜寻找旧衣裤和裁衣服裁下的边角料,便裁剪成鞋垫布。五六层布叠加到一起,先用大大的针脚粗略缝上几针,整体上固定,然后再一圈一圈仔细地缝制,针脚细长均匀。每一针都是母亲绵长厚重的深情,是无微不至的体贴,孩子走到哪儿、母亲的心就跟到哪儿,永不分离!   床头上,耄耋之年的母亲...

百年中国童年精神变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1/02

殷健灵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殷健灵非虚构新作《访问童年》,是她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作品。作品中受访者从1922年出生的老人,到2005年出生的孩童,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年龄各异、成长时代各异的个体讲述,连贯成了“儿童”“百年”两个主题,构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百年中国童年集体记忆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