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出土文物见证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网 作者:殷耀 勿日汗 于嘉 哈丽娜 王春燕      2022-06-20

2000多年前的中国,那是一个战马嘶鸣、风起云涌的时代。在一场停战言和的酒宴上,胡、汉两族人围着熊熊篝火踏歌起舞,在浩渺星空下对酒当歌……他们翩翩起舞的开心瞬间被定格在一个盛酒的青铜壶上,埋藏于长城沿线的内蒙古凉城县,如今陈列在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这个被命名为舞人与兽纹铺首衔环耳青铜壶的春秋战国时期文物,将极具农耕文明特色的蟠螭纹与游牧文明意象胡人舞蹈纹融汇于一体,成为那个遥远年代草原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的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土地出土了很多这样的文物和遗迹。内蒙古狭长的区域内横亘着11个朝代的7570公里长城。这片长城地带,不仅是气候过渡带,也是农耕和游牧生产方式交汇地带,更是多民族文化碰撞的特殊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片土地下沉睡千百年的文物,记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轨迹。

见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

2000多年前的一天,周朝诸侯国之一的许国国君为了祭祀祖先,带着大批青铜礼器,从河南许昌出发,奔赴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赤峰一带。经过漫漫长路,最终到达之后,他们受到生活在此的东胡首领热情款待。祭祀完毕,为了回馈东胡首领,许国人将一些青铜礼器作为礼物留在东胡。后来,其中一件青铜簋作为一位东胡贵族的随葬品,长眠于这片土地。

时光飞逝,岁月的车轮转眼来到20世纪80年代。赤峰市宁城县一位农民取土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座东胡贵族墓,尘封2000多年的青铜簋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一青铜礼器有着典型的中原风格,器底有铭文3行16字:“许季姜作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许为国名,姜为国君的姓,故这件青铜器被称为许季姜青铜簋。从形制、铭文等判断,其无疑是以国家名义铸造的国宝。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远在中原的许国礼器出现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墓葬中,这一发现震惊考古界,也印证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初次碰撞。参与许季姜青铜簋发掘工作的时任赤峰市文物工作站站长项春松说,许季姜青铜簋是我国古代出现民族之后,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流的最早历史见证。

在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兴衰更替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碰撞交流、走向融合。虽然有不少民族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中,但他们的血脉融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他们的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展开历史长卷,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史实,记载于大量的文物和遗迹中,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留下绚丽多彩的篇章。

 

无人机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摄影:彭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面大青山顶上的一个大土包已存在千百年,2020年,考古人员终于解密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1500年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到阴山祭天观天象的地方,即北魏皇家祭天遗址。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就出现在北方游牧民族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时期,特别是孝文帝拓跋宏进行汉化改革,不仅迁都中原,还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和制度。

这处我国首次发掘的北魏皇家祭天遗址形制类似于北京明、清时期的天坛,但区别在于天坛是一个露天平台,而北魏祭天遗址是一座圆形房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平说:“坐落在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天然分界线阴山之巅的北魏皇家祭天遗址,在形制上结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礼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祭祀传统,展现1500年前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曾著文称,孝文帝迁都、汉化的直接结果,是百余万包括鲜卑和北方各族在内的移民迁入洛阳和中原,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以至整个亚洲文化中心,使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并吸收了鲜卑各族的北方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

承载多元一体历史脉络

1985年春天,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一位牧民在山坡上捡到一个正反面都刻着文字的铜牌,后经考古学家鉴定,这是来自元代的特殊“身份证”。在近800年前的元上都,每当夜幕降临,保卫城市的官兵就在腰间佩戴这个铜牌,进行夜间巡逻。这个巴掌大的圆形铜牌正面中央是大大的“元”字,围绕“元”字是汉字“天字拾二号夜巡牌”和藏文,铜牌背面是蒙古文、八思巴文和波斯文,这些文字均译为“夜巡牌”,铜牌顶部还有一个梵文,音译为“嗡”,即佛教六字真言的第一个字。

这个铜牌被人们称为六体文夜巡牌,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17块元代牌符之一。根据铜牌上的文字,专家们得知,这是元朝建立之初颁发的第十二号圆牌。铜牌上的6种文字从侧面印证卫戍部队保卫的地方聚集着汉族、藏族、蒙古族以及从波斯等地来的人。

“六体文夜巡牌上虽然出现了多种文字,但‘元’字位于突出位置,这既体现了元朝多民族聚集的历史状况,更突出了以元王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意识。”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陈永志说。

自秦汉以来,“大一统”思想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念,无论是汉族建立的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皆以一统天下为己任,都把自己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这一理念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大一统”思想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最早见证中国“大一统”的秦代铁权在内蒙古赤峰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均有发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秦。秦朝建立后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统一度量衡就是其中的典型。

铁权就是铁秤锤,形似馒头,权身正面刻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是由官府监制、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器。专家表示,秦铁权在内蒙古多地的出土,证明统一后的秦朝在当时边远的北疆地区也毫无例外地实施了秦法,真正实现“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内蒙古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代琥珀璎珞(摄影:孔群)


 

再现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史

长城地带不仅是我国古代北方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地方,也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沟通的路径。草原丝绸之路的存在,让长城地带的古人有了更多与西方文明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在辽、金、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时期,中原与西方之间不止是物资、人员往来频繁,宗教、文化、艺术乃至生活习惯都在东西方之间交流互鉴,为兼收并蓄的中华文明增添多彩一笔。

1000年前,辽国18岁的陈国公主与驸马相继去世,被合葬在内蒙古通辽市青龙山。千年后,一架挖掘机偶然间敲开了这座辽国势力最强盛时期修建的贵族墓葬大门,3000多件陪葬宝物震惊世人。其中,一批充满异域特色、明显不属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文物,引起人们关注。在这些玻璃制品、琥珀制品中,融合中西特色的琥珀璎珞最具代表性。

璎珞是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作为颈饰,是契丹贵族非常喜爱的饰品。在这位契丹公主的墓葬中,公主和驸马各佩戴两组璎珞。这些璎珞用产自波罗的海的琥珀制作而成,上面雕刻着中原文化代表性的行龙、蟠龙、狻猊、双鱼等纹饰以及宗教纹饰,展现着多元包容的辽代文化特征。

遥远波罗的海的琥珀在辽代墓葬中大量出现,其数量之多、做工之美堪称中国各朝代之最。究其原因,专家表示,千年前,草原丝绸之路与欧洲运输琥珀的贸易通道琥珀之路相连接,将大量的欧洲琥珀传到了中国北方草原。而且,辽代璎珞中常见的心形和T形琥珀饰件,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同样出自陈国公主墓的乳钉纹玻璃盘,考古专家们认为其产自罗马地区,因为盘外壁有四棱锥状乳钉的造型在西方较常见,这也充分反映出千年前草原丝绸之路的繁盛。

在长城沿线北方草原上,出土西方特色文物的墓葬还有不少。被评为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内蒙古伊和淖尔北魏墓葬群,位于北魏长城以北、锡林郭勒草原腹地,是一处北魏贵族家族墓地。这座1500年前墓葬出土的文物不仅有鲜明的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特色,不少遗物还具有明显的异域特色,表明墓主人家族利用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洲建立了商贸联系,或由这些地区迁徙而来。

墓葬出土的一件银碗,外部雕刻着4个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人物半身像,三女一男,男子下颌蓄着胡须,三女子发式各不相同。北魏时期的其他墓葬中也出土过类似的人物半身像银碗。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鎏金银碗上的人物形象以及花纹装饰融合了萨珊波斯艺术特点和希腊艺术风格,对于研究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提供珍贵实物资料。同一墓葬出土的玻璃碗被认为是大月氏工匠采用西方工艺和配方在北魏地区制造的产品。

千百年来,在长城地带“遗落”的大量精美文物,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民族交流、文化互鉴、贸易往来的印记,揭示千百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升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文:殷耀 勿日汗 于嘉 哈丽娜 王春燕)

 

 

【责任编辑:自然】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