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呼和浩特的“板”咋这么多

来源:北京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作者: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坤 实习生 梁艳琴      2019-11-04
  “桃花板”“圪老板”“攸攸板”

“刀刀板”“麻花板”……

生活在呼和浩特的人

一定知道这些“板”

许多村庄名字里含有“板”

是呼和浩特地名的一大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

这个地区含“板”的地名

就有三四十处之多。

那么“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呼和浩特为什么有这么多“板”呢?



       “板”,也作“板申”“板升”“报申”“拜牲”“白尖”……为蒙古语,有房屋之意,后引申为村落。最初指丰州滩(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一带)蒙汉族居民聚居之地。明嘉靖年间,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统率土默特部驻牧于丰州滩,中原有很多汉人因不堪明统治者的压榨,成群结伴逃亡到蒙古地区,并逐渐定居于丰州滩一带,形成蒙汉聚居区。


       因汉人不习惯居住毡包帐房,所以他们急于修建住房,但草原上根本没有任何建房材料,于是,他们只好用“干打垒”的方式筑墙,和泥脱坯垒窗户,採打树干搭盖房顶。“干打垒”这种用于建房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它的最基本做法就是:两边用模板夹起来中间填土然后夯实,木板层层升高直到所需高度为止。早期由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所限,汉人建房多是如此,当时的蒙古人面对这一新鲜事物,就把这种房子叫作“板升”,又因为那个时期汉人所聚居的“村落”并没有什么名号,就这样“板升”渐渐形成了对其聚居之处的通称。


       在定居板升的汉人中,有反对明政府的边官将士,有发配戍边的囚徒,最多的还是农民。汉族人民定居在这里修筑房屋,从事生产,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建筑等技术,同时他们也吸纳了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习惯。蒙汉人民在生产、文化、医药诸多方面的广泛交流,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两族人民还在丰州滩共同开垦了上万顷的土地,种植麦、谷、黍等谷物,使农业生产有了提高,从前人烟稀少的丰州滩逐渐变得富庶起来。


       此外,汉族的工匠用传统的中原建筑工艺,为阿拉坦汗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隆庆五年(1571),在三娘子的佐助下,阿拉坦汗接受明政府“顺义王”封号,蒙汉友好互市,关系日渐和睦。万历初年,阿拉坦汗与三娘子共同筹划,修筑库库和屯城,明政府赐名为“归化”,后人又称其为三娘子城,成为蒙古土默特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日益繁荣和发展。自丰州滩西抵黄河三百余里,皆为板升所括,可以说,呼和浩特就是一个大板升。板升建筑,对蒙古族从游牧生活走向定居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呼和浩特以“板”组成的地名有多种类型,有的地名根据地理位置而设,如桃花板,意为河湾处,和汉语里的“桃花”可没什么关系。只因其坐落于大黑河一河湾处,因此得名。而刀刀板,意为下边,因其位于大青山山坡下,故名此。


       有的地名因房屋颜色而设,如,口可板,意为青色的房子;善友板,意为黄色的房子。


       有的以房屋的新旧大小命名,如,旭泥板,意为新房子;依肯板,意为大房子。


       有的以居住人口而设,如古路板,蒙古语音译词,意为三个,源于清乾隆年间,此地早先只有三户人家居住,因故得名,即三间房。


       有的反映了蒙汉族聚居的历史,如,乃莫板,蒙古语音译词,“乃莫”意为八个,源于乾隆三年此地有三户蒙古族和五户山西迁来的汉族居住,故得名,意为八间房,即八户人家。


       有的地名根据房子的用途或特点而设,如,色肯板,意为漂亮的房子,攸攸板,意为百货俱全的房子,黑麻板,意为鼻梁样的房子。


       以“板”作为地名的地区多是移民新村,房屋种类以中原样式居多,而人口结构上以移民为主,原住民相对较少。


       这些“板升”大多从蒙古语而来,极个别是从藏语发展而来,在演变过程中它们大都简化为“板”。


       还有一种说法,由于文化的交流融合,语言、词汇的流变和相互“转借”,“板升”一词为蒙古族借用汉语里的“百姓”一词,因此,发音上相似,从起初用以称呼来到塞外谋生的汉人,后来引申为村庄、村落。(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坤 实习生 梁艳琴)




【责任编辑:自然】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