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草原蒙镶:传承千年 錾刻时光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梅 呼很苏力      2019-10-23

  錾刻、焊接、掐丝、摆花、打磨、过火、宝石镶嵌.....那些寻常的银,在手工匠人的手中经过焕活、淬炼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它们蕴含着一代代人的智慧,这就是蒙镶。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召九久街附近的一间四合院内,众合泰蒙镶工作室四位蒙镶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近三十年来,一直坚守着这一古老技艺。


  蒙镶传统手工技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图案纹饰主要以狩猎、骑射、花草动物等草原元素为主,器型多以游牧民族生活器具和藏传佛教器皿形态为原型,体现了草原民族豪放、粗犷的文化风格与特色。


  一件银器饱含掐填的精致,攒焊的细腻,堆垒的精绝,巧手灵韵自在匠人手中。


  学习一项古老的技艺,每个人都从最初的枯燥厌烦,渐渐变的沉静专研。四位匠人手上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入行都已三十年,没有一份柔软的心境,一份安静的守候,的确很难坚持。


  他们说,坚持和传承,这是最紧要做的。


蒙镶工作室内陈列展示的蒙镶工艺饰品。(新华网 徐梅摄)


集錾刻、掐丝、镶嵌、珐琅工艺的蒙镶工艺香囊。(新华网 徐梅摄)


       一件银器包含掐填的精致,攒焊的细腻,堆垒的精绝,巧手灵韵自在匠人手中。


  以錾刻、镶嵌为表现形式的蒙镶银马鞍。(新华网 徐梅摄)


       蒙镶的美,在于处处细节上体现,融合蒙、苗、藏及波斯的特点,繁复、不露白成为其特点。


  屈志强展示一款融合蒙镶技艺的“贞观”香包,

这款香包今年亮相上海设计周,打开了工作室的创新思路。(新华网 徐梅摄)


刘铁军正在银丝点焊。银丝点焊必须精准把控火候,火大则断、火小无用。(新华网 徐梅摄)


屈志强在对银片进行锤叠,每一锤的力度都要一样。

锤叠后的银片呈现出不同纹理,更具表现力。(新华网 徐梅摄)


刘玉花在用银丝掐花,掐花需要用粗细不等的银丝掐出需要的形态,现在会做掐丝的人越来越少。

掐花分四类,草花、动物、福寿喜以及祥云如意。(新华网 徐梅摄)


李忠强正在按照图样进行錾刻。(新华网 徐梅摄)


       挥锤走錾,随着一次敲击一点点朝下凹陷,錾刀不断敲击,转瞬间,方寸间的银片上一个“龙纹”图案便活灵活现显现出来,令人惊叹。


屈志强在对银制吊坠进行接口焊接。

一件纹样需要经过反复焊接组拼,才能达到天衣无缝的奇效。(新华网 徐梅摄)


刘铁军在进行錾刻,錾刻技法是蒙镶的主要技法。(新华网 徐梅摄)


       錾刻所有功夫都在手上——镂、打、攒、焊、錾,除了精湛的技艺,还要心眼手力的精密配合。


刘玉花在对一只银碗进行“点蓝”。(新华网 呼很苏力摄)


       “点蓝”是以银质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尤以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而得名,作为蒙镶中用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为蒙镶的“点睛“之笔。


经过“点蓝”之后的银碗,胎体填满釉后,经过烘烧,色釉融化,

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的珐琅彩。(新华网 徐梅摄)


22岁的李煜已经学习三年蒙镶技艺,正在进行点焊。(新华网 徐梅摄)


       控温在这个环节很重要,匠人要靠眼睛、靠感觉,知温度察变化。


李煜在制作马头琴上的银质纹样装饰。(新华网 徐梅摄)


       认真学习了三年后,他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作品,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他带就会觉得很幸福。


  李煜站在师傅身后学习走錾技艺。

在众合泰工作室中,四位老师都是他的师傅。(新华网 徐梅摄)


工作室正在赶制一批银鼻烟壶半成品。(新华网 徐梅摄)


       经錾刻,捶打,堆垒,火烧,银泛出细腻光泽,器物还将经过鎏金、镶嵌等工艺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蒙镶工艺中使用的部分工具。(新华网 徐梅摄)


       工具冰冷,但制作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匠人们的温度,闪耀着古老的智慧。




【责任编辑:自然】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