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阴山岩画:穿越时空的珍贵文化遗存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2017-07-10

“双生图”岩画,中国岩画学会标识的原型。摄影/吴甲才

 

 蹴鞠岩画。摄影/吴甲才

 

 

 尚待破解的无名岩画。摄影/阿荣

 

 符号岩画。摄影/吴甲才

 

 格尔敖包沟岩画用围栏进行了封护。摄影/阿荣

  巍巍阴山,横亘在内蒙古中西部。它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生命线。生活在这里的古代先民以惊人的创作力,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有阴山岩画。

  在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格尔敖包沟,有许多陡直的山崖、陡立的山岩、突兀的黝黑色山石,让人较难靠近。就在它们的上面分布着上千幅神秘而古朴的岩画。格尔敖包沟岩画是阴山历史文化印记的一部分,是数千年前北方游牧民族的伟大创作。

    久远的信息

  格尔敖包是蒙古语,格尔是房子的意思,敖包是祭祀的堆子。“从这个蒙古语地名推断,这条沟历史上就有人居住,而且非常注重祭祀。”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教授周玉树说。

  一条涓涓细水在沟中流淌,几十只山羊在山崖间觅草,稀疏的树木在山坳里摇曳。逆着溪流往沟深处走,在距沟口10余公里处的黝黑色山石上,成片的岩画进入眼帘,大多是人面像、动物等图案,还有一些图形至今尚未破解。

  历经数千年的风霜雪雨,那些凿刻在石壁上的图案仍清晰可见。岩画大多朝南或朝西,传达着久远的信息,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思想隐约展现出来。

  格尔敖包沟岩画的创作时代,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历经青铜时代、春秋战国、秦汉直至元明清时期。与这些朝代对应的北方游牧民族有鬼方、山戎、北狄、匈奴、鲜卑、突厥、敕勒、党项、契丹、蒙古等。岩画展现了这些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和超凡的艺术才能。

  仰望石壁上的岩画,深感创作者凿刻之艰难。据了解,古代游牧民族采用了自下而上攀援法等方法来凿刻岩画,制作方法主要有敲凿和磨刻两种。

    线条粗犷朴拙

  在格尔敖包沟一块石壁上,有两张相似的人面像格外引人注目。两张人面像轮廓十分明显,凿痕较深,尤其是略显夸张的大眼睛,注视着远山和戈壁。令人称奇的是其中一个人仿佛戴着一顶皇冠,另一个人的 “招风耳”的耳轮十分明显,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双生图”,也是中国岩画学会标识的原型。我区岩画专家吴甲才说:“这幅岩画线条粗犷、朴拙,构图大气传神,是石器时代岩画的经典之作。”

  阴山岩画的创作持续了近万年。第一代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岩画。第二代是春秋时期至两汉时期的匈奴岩画。第三代分为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画和五代至宋代回鹘、党项人岩画。突厥人岩画数量较少,内容以表现家畜为主。回鹘人岩画的突出特点是用铁器的刃划刻而成。党项人岩画大多是敲凿而成。第四代岩画是元明清时期岩画,分敲凿岩画和颜料岩画两种。颜料岩画为蒙古民族所特有,用石灰和动植物油调成颜料涂于岩石上。

  闪闪发光的头像

  格尔敖包沟有3处岩画较集中,陡立的山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人面像。我区岩画专家在1处山岩上发现“三皇”之一“地皇”的形象。这几处山岩已被铁丝围栏封护起来。“地皇”像距离地面6米左右,地面是一片开阔场地,可供很多人同时祭祀。

  我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说,其中“三皇”的说法以司马迁的《史记》为准,《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从格尔敖包沟到默勒赫提沟,不足5公里。“默勒赫提”是蒙古语,意思是有大量青蛙的地方。在这条沟南侧的石壁上,上百尊头像岩刻造型各异,多数头像呈“闪闪发光”状,有的还戴着皇冠。河沟北侧的石壁上有一尊“人皇”像,其头部“闪闪发光”,身体较完整,有脖子、胳膊、肚子、腿等,姿势也很优雅。距“人皇”像不远处有一尊被当地人称为“红绿灯”的“皇”像。走近观看,只见 “皇”的上边有一个巨大的金冠,金冠大约是“皇”身体的两倍,金冠上面有6个大小相等的圆圈,一条竖线从“皇”的头顶穿过金冠。在河沟南侧的另一个石壁上,也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头像。岩画专家在约25米高的陡峭山崖上也看到了“皇”的头像。 “默勒赫提沟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头像,或代表‘人皇’等,也可能有其他的含义。” 周玉树说。

  史前蹴鞠岩画

  在格尔敖包沟,舞蹈、体育图形的岩画很少见。然而,我区岩画专家在实地考察时发现了一幅极其珍贵的史前蹴鞠岩画。岩画中间一人腾空跃起,脚下有一颗球,其余3个人围着他;岩画上方和下方有两位骑者,正在一旁观看。

  蹴鞠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蹴鞠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体育活动。2006年,蹴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岩画专家实验和分析,初步确定这幅岩画的产生时间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岩画的断代至今还是世界岩画研究领域的一座大山,目前虽有多种断代方法,但都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即使给出了也有较大程度的偏差。” 周玉树说。

  “蹴鞠岩画的产生,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人们在生产劳作之余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同时也说明当时这一带居住的部落已经聚居了较多的人口,适龄儿童或青年相对较多,生活条件较好,食物充足。从蹴鞠岩画内容来看,踢球的队员有4个,应该是两人一组进行对抗,是否有球门不得而知,怎样才是胜负也无从考证。但从远处两个骑者观看的情况看,这种体育活动已吸引了一些观众的眼球,虽然观众人数并不多。当时的鞠,应该是用牛毛滚成的牛毛球,而不是用皮革制成的皮球。” 周玉树说。

  周玉树介绍说:“蹴鞠岩画的产生证明了当时这一带的原始人类已经掌握了驯牛技术。牛毛鞠的制作一般在春天,当牛脱毛的时候,人们把牛毛一点点刮下来做成牛毛球。如果牛在野外,还没有驯化是不能做成牛毛鞠的。在几十年前的北方农村和牧区,人们还在大量玩耍这种用牛毛做成的鞠,俗称牛毛球。这种牛毛球的玩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小的鞠,小孩们用来相互投掷、击打,或把这种球打到房上去,滚下来的球看谁最先抢到。还有一种玩法是将牛毛团成比较大的鞠,用来踢玩,2个人、4个人或6个人都可以踢耍,对手之间约定简单的规则,胜负的确定也很简单,主要目的不是比赛而是娱乐。”

    永不泯灭的印记

  和阴山其他沟壑的岩画一样,格尔敖包沟岩画也有着自己鲜明的地理环境。因为一般情况下,有岩画的地方,附近肯定有水源。站在一处高地,看到一户牧人家旁溪水潺潺,可以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先祖逐水草而居,在牧歌悠扬、炊烟缭绕的游牧生活中,兴之所及,一边看着自己满山的牛羊,一边在沟旁的岩石上刻刻画画。这些远古的生活画面,凝固成了一个个永不泯灭的历史印记,从而使岩画赋予了民族文化符号象征的鲜明意义。

  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艺术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而古代游牧民族把他们的生活刻画在岩石上,让生命的印记穿越时空,成为浩荡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珍贵文化遗存。(阿荣)

【责任编辑:天边】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